第120页

要知道,她可才来了一天啊!黄大人再次刮目相看,一大早的就让人去请白小娴,巴巴的指望着她的药能平复这次流感。

对此,白小娴简直和他一拍即合。药的成本都是从空间里出,自己完全负担的起。她笑了笑,说道:“药不是问题,全都免费发放,请您借我个名头,把百姓聚起来施药。”

闻言,黄大人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手一抖,碰上了手边冒着热气的茶盏。

……

黄家的动作很快,一面使了几个伙计上街上去宣扬,一边贴告示出去。白小娴则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准备药,麦子在一边帮衬着。收拾好了一切,大门口已经聚了一群人了。

正式施药是半下午,黄家门口架了许多板凳,众人拿碗来要,有的就坐在板凳上歇着。白小娴一面给药,一面注意着百姓的症状,要不是流感,她也不会给他们。

虽然药的样子奇怪,但有着黄大人的名头也没有十分让百姓生疑,拿了药就试探的喝一口,放心的即刻就能喝干净。若是不放心的,看人家治好了也会再来。

过了一阵子,药已经发了近半。来的人多数都是衣衫褴褛的穷人,紧紧地攥着口袋,反复的问是不是真的免费。白小娴默默的倒了一碗,将药递给那些穷人,“尝尝,味道不好,但还是有点用的。”

接了碗,见她马上就给别人倒去了,果真没要钱。众人放下心来,领药的领药,回去告知家里的马不停蹄的回去,生怕赶不上这免费的。

施药也是个奇观了,城里的药铺都翘着头的关注。越生病,药铺生意就越好,现在直接来了个免费发药的了,还让他们怎么过去?急匆匆的叫伙计去打听,回来才知道是官大人在发善心,纷纷又泄了气。

自古民不与官斗,虽然有点钱,但还是斗不过地方上的官,还是早点歇着吧!等官大人满足了,他们照卖药还是卖药,该赚也还一样。

白小娴借黄大人的名头也是为了这个。要是让其余的药铺知道是同行破坏规矩,肯定要来闹场子。可没想到,还是来了个长衫的端正大夫,背着手转来转去。

这个大夫在城里颇有名气,就连外头的人也会慕名来找他诊病,腰板挺的笔直,一听施药就想来瞧瞧。白小娴刚递出去一碗,那人就探头来看,盯着这碗看不出成分的药,眼里满满是质疑。

半天,他在心里已经下了定论——这位官大人不知道从哪儿找的土方子,兴冲冲就给众人喝上了。想不到不止村妇陋习难改,就连城里的父母官也一样愚昧无知。

这样想着,他啧啧几声,朝白小娴一抱拳,“姑娘,我是济宁堂里的,姓张。听闻知县大人仁心施药特来一看,不知道这施的是什么药?”

白小娴抬头看了他一眼,平静的说道:“治头疼脑热的,对流感有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