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页

就这样的条件,什么林头村书记的儿子、公社副主任的外甥等等都来说媒了。

不过全都被陈亦根给挡回去了,老头心里亮堂着呢,虽说孙女是个农村户口,可就凭她现在的条件,找个城里人一点都没问题。

陈夏还好有先鉴之明,早就提醒过几个自家药厂的几个小年轻:

慢慢来,稳一稳,还没对象的人一定不要急。一定要挑一户好人家,没钱不要紧,不能挑那些图他们高工资的家庭。

婚姻对一个人来说,就像二次重生一样,挑对了幸福一辈子,挑错了痛苦全家人。

陈夏前世的婚姻就是因为图人家美貌,馋人家的身子,没有细细考虑两人性格上的差异,最后导致悲剧了。

现在还是社会风气极其保守的年代,谁要是离婚了,以后在农村绝对抬不起头来,连同庆丰村陈家都会被十里八乡的人笑话。

陈夏开完会后,专门把陈巧姑和陈国庆给留了下来,商量怎么做账,这事得高度保密。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八十年代初很多下海开厂的老板,因为对财务这块的不重视,结果后来在账目上吃了大亏,甚至以贪污罪坐牢的也不在少数。

明明厂子是你自己花钱创办的,集体和国家没有投一分钱,结果你拿自己厂子的钱居然算贪污?

但从八十年代初的法律来讲,挂靠企业也是集体的,账上的钱是不能你个人想拿就可以拿的,你拿了就是贪污。

产权不明确,可以决定一家公司的生死,比如健力保……

陈夏的办法很简单:两本账。

一本“明账”,成本要往死里报。

比如,医药公司那儿每月要固定购买几万元的珍贵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