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同仁堂的老药,那绝对讲究。
比如草药都要经过人工一颗颗、一根根挑选,去泥土杂质,并切除非药用与疗效不高部分,再进行蒸、炒、灸等工序适当炮制,储放备用。
比如配药制丸,要求和料匀称、份量准确,否则返工。即便一腊丸上有小气孔、凹凸气泡、封口对接不平、烫字不清、颜色不亮,均被视为不合格产品,重新返工或另制。
当年第十二代老板乐达义因服用羚翘解毒丸时发现药内有渣滓,就亲自查看罗筛。
发现罗筛网底松软,筛目大小不一,渣滓不能罗净,质量不能保证,于是用刀将所有不合格的罗底全部划破立即更换,保证筛药质量。
瞧瞧,人家东家老板都会亲自服药,这绝对是良心药品。
后来的那些药品,你药厂老板自己敢吃吗?
而且这时候,同仁堂的老药还有一个讲究,那就药材绝对是真材实料,绝不掺假,绝不以次充好。
很多人后来都骂中药不灵,是骗子,这跟材料造假或者以次充好有很大关系。
就拿同仁堂最有名的“安宫牛黄丸”来说吧,里面有三味珍贵药材:
张家口的京牛黄、犀牛角、麝香则要成颗粒状的“当门子”。
后来这三味药怎么着?
牛黄和麝香全部都是人工合成的,犀牛角国家有政策,禁止使用,就用水牛角替代了。
又是人工合成,又是不值钱的水牛角,这药有效果才怪呢。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所以后来社会上那些“老安宫牛黄丸”,一粒都被炒到了几万十几万以上,关键还有价无市,真货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