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页

哪怕次一点的企业同样有招待所,比如越州第一纺织厂、越州供销社等。

这些招待所有些是对外营业的,有些仅仅只向同系统的人开放。

比如越州供销社的同志去外地出差,可以住在当地的供销社招待所,大家同一个系统的,完全是免费招待。

当然反过来,外地供销社的同志来越州出差也住在当地供销社的招待所,这种你好我好的模式,说好听点这同系统内部的福利,说难听点就是一个腐拜行为。

因为这些吃喝拉撒的账目全部是要拿到集体账户上去报销的,而且因为是白吃的,又不对外开放,所以里面到底吃得多好,住得多舒服外人根本一无所知,也无从监督。

没有监督,就一定会有猫腻,哪怕个别领导走账都方便不是。

陈夏这次盯上的就是已经半停产的越州第一纺织厂招待所。

这家招待所离人民医院大概只有300米,非常近,原来纺织厂辉煌的时候,招待所那也是人来客往好不热闹。

纺织业一直都是华国的支柱产业,几乎每个人地区都会有一家或n家纺织厂,尤其越州是国内最大的纺织基地,所以原来的越州纺织厂也是非常辉煌的。

这种辉煌到了八十年代初就戛然而止了,因为国营纺织厂干不过乡镇企业为主的纺织厂,一下子就被打扒下了。

乡镇企业办纺织厂太有优势了,随便买一些国营纺织厂的“淘汰”机器,随便招收几个工人就行。

越州这边原材料又不缺,而且柯镇已经有了初具规模的“纺织品自由交易市场”。

就这样越州几家国营纺织厂这日子是一年不如一年,现在已经处于半停工状态。

如果没有计划内的指令性生产,没有政府的输血,这动不动就几千人的纺织厂在1984年就要倒闭,工人下岗了。

母公司都顶不住了,作为附属的招待所那就更惨了,没钱招待同系统的人了,对外营业又没生产。

毕竟这是1984年,旅游出差还不是主流,本地人谁没事来招待所开个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