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页

就像温州从事小商品经营的个体户,后来有一半以上的人去了义乌,这批人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可现在越州的“四季小百货公司”异军突起了。

四季公司捧上了沃尔玛这条大腿,订单只能用海量来形容,光是靠自己名下那20多家工厂根本来不及生产。

这需要大量对外采购小商品,或者贴牌生产,使用沃尔玛的商标。

不要小看这个对外采购,比如一个“羽毛球”,沃尔玛下来的订单,一口气就有100万个。四季公司只能自己生产30万个,剩下就要对外采购。

这70万只羽毛球的订单,足够养活好几家工厂了。

浙江商人是非常聪明的,当初四季公司一放出风去,省内各地的厂长经理就都赶到了越州。

陈巧姑将所有人都集中到了大会议室里,

然后拿出样品来,后面标注了需要的数量,以及产品的质量参数,让这些厂长经理自己选择他们能吃下多少订单?

四季公司再从这些小商品生产厂家里面,挑选最有实力的,质量有保障的企业成为合作伙伴。

所以对之江省的商人来说,义乌小商品市场是对国内销售的窗口,而位于越州的“四季小百货公司”则是对外出口的窗口。

此时华国还没有加入wto,还不是世界工厂,义乌小商品市场还只是之江省内有名,并没有一统江湖,成为世界第一。

那么越州方面弯道超车的机会来了。

陈夏想要跟义乌方面打擂台,这沃尔玛的订单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顾伟在饭桌上还在出着主意。

“你想呀,你手里有订单,那就鼓励那些国内小商品生产厂家,将厂子搬迁到越州工业园区内嘛,谁要是犹豫,你以后订单不给他们,看他们来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