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杯酒即民心

明左 鹤城风月 1494 字 2022-11-09

能赚钱,自然就不会挨饿。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人人都能吃饱饭的临清,俨然天堂。

至于乞丐……

想都不要想,如果在临清的街头发现乞丐,一定会送去干活。

这里不允许好吃懒做的人存在。

至于老弱病残,瞿式耜特意筹建了福利院,使得老人、孤儿、残疾人都能够得到赡养。

当百姓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左梦庚做的后,已经将他当成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左梦庚的婚事,就是临清城最大的喜事。

在松江府的婚礼,尊重徐若琳和徐家的信仰,采取的西式。

而在临清的婚礼,则采用的中式。

徐若琳在徐若欣等人的帮助下,换上了凤冠霞帔,安安静静的坐在了船舱里,只能听到外面吹吹打打的十分热闹。

过了兖州府,进入安山湖开始,普天同庆的气氛就出来了。

运河两边每到一处,当地的老百姓都会跑出来,就在河边摆开阵势。

舞狮、社戏、鞭炮,甚至还有各个村子准备的流水宴。

为了庆贺左梦庚大婚,这些流水宴不拘宾客,南来北往的全都可以坐下吃喝。

今年各个村子都恢复了些生气,有足够的财力做这些。

“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如此爱戴,不可不察。”

刘宗周适时教导,让左梦庚知道怎么做了。

他们第一个路过的村子,叫陈东村。

此村位于运河与赵王河交汇之处,正好处于新军势力的最南边。

村子里大部分人靠着运河做苦力为生,少部分人种地。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许多人家穷的连孩子都养不活。

新军来了后,养殖公司招收工人,这个村子有不少人去了。

后来又招募矿工,这个村子就没有闲散的人了。

新军接收了本村地主的土地后,雇佣了剩余的人种植棉花、小麦等,又是一笔稳定的财源。

生活变好了,村民们对左梦庚的爱戴可想而知。

得知左梦庚大婚,陈东村是第一个开摆宴席的。

遥遥看到左梦庚的船队过来,村民们蜂拥到河边,不求别的,能给左梦庚磕个头,他们就如愿了。

可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船队停了下来。

不一会儿,身着新郎袍服的左梦庚踏上岸边,竟然进了村。

这一下陈东村的百姓全都疯了。

要不是有新军士兵阻拦和维持,场面指不定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