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4页

但这事儿一闹,他的下场,呵呵……

黄公公又有些欣慰道:

“好在进了晋东后,王府这边的军民心气儿依旧高涨,咱家的心,也跟着安定了下来。

这其实没啥,先帝爷在时,咱大燕也不是没打过败仗,打了败仗不要紧,再打赢回来就是了,到时候面子里子,还是攥在咱大燕手里。

先帝爷有靖南王镇北王,咱陛下不也有平西王爷么。

如今这局面,在咱家看来,无非是乾楚两国不服于大势,想要垂死挣扎罢了,咱们呐,就请平西王爷出来,好好教教他们做人。”

黄公公知道,京内不是没有其他声音,比如让大皇子亦或者青霜乃至是李良申等这些大将挂帅去安定南门关局面,因为当年的平西侯已经是平西王了,再请平西王出山,那平西王真的就直接对等当年靖南王的地位了。

只是,这里头的牵扯实在是太大,因为甭管是再如何反对平西王自诩亦或者真正忠心耿耿担心藩镇彻底坐大为皇权着想的大臣们,也不得不承认,当下大燕,威望最高,最有能力处理这种局面的,就是平西王。

而且,这个时候再鼓噪推选其他人选去南门关,处理好了那还好说,要是没处理好,这些此时鼓噪声势的,事后,一个个都跑不掉。

这是拿自己的身家去对赌,一时脑热愿意压上的大臣毕竟是少数。

且一大部分官员还是持老成之见,先让平西王爷出来安定局面最好,不要再整出什么幺蛾子了。

梁国那边的事儿还好说,真要弄得晋西大乱乃至动荡整个三晋,先帝爷在时好不容易打下的三晋之地再得而复失,大家伙都得成大燕的罪人。

“不疼了,咱继续赶路吧。”

黄公公起身了。

下面的侍者们没敢再继续劝,马上收拾东西通知外头的护卫。

出了什长的家门,翻身上马,黄公公大喊一声:

“王爷,奴才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