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页

“眼见,都并非为实,更何况道听途说?在蒙蔽了双眼下驱使出来的‘正义感’,是盲目的,就好像我第一次去美国,很多人问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不留辫子!”

“最后一枪是谁放的?”

“这个不重要的,可能是某位正义感爆棚的路人,最后一枪,卢卡斯站在阴暗的山谷小溪边,开枪者在阳光当头的山坡上,他在制高点,他在阳光下……相比于承认和接受真相,他们更在乎是自我尊严。人性阴暗面正是如此,其中有些人不仅不抱以最大的歉意,相反他们宁愿逃避这个真相,他们恨这个真相,他们宁愿永远除掉这个真相!”

“为什么要杀了他?”

“你可以理解成枪法很准或者枪法不准,这个不重要……卢卡斯终究会被一群不明真相的道德巨人厌恶和憎恨。”

……

沈梦溪还挺高兴的——记者们基本都在问他。

这代表什么?

代表他们被这个故事震撼了,而不是莱昂纳多的表演!

从一开始,沈梦溪担心的就是莱昂纳多的表演抢走电影的风头。

戛纳电影节不是奥斯卡,它有分蛋糕的官方规定——拿了金棕榈大奖,不能再得最佳男女主演等奖项……

除非评委们力挺——1991年5月20日,在第44届戛纳影展闭幕礼上,科恩兄弟的《巴顿·芬克》大获全胜。

荣获了囊括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最佳影片金棕榈的三项大奖,简直是横扫!那届的评审团主席罗曼·波兰斯基太爱《巴顿·芬克》,甚至认为本片是对自己的致敬……

次年,一项新规则就出笼了:最佳导演奖不得与金棕榈奖重合。

当然,2003年的《大象》改写了规定:拿了金棕榈的同时拿了最佳导演!

之后,再也没有这种电影了,包括《阿黛尔的生活》——金棕榈颁给了导演还有两个女演员……

《狩猎》分量显然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