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页

张寒赶紧问:“怎么讲?”

“……其实吧,西方诸多的电影节,柏林也好,戛纳也好,拿不拿奖又到底有什么要紧呢?对于影迷来说,喜欢看大片的,可以去拥抱好莱坞;喜欢看艺术片的,影史上有数不清的经典,《狩猎》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最多也就给喜欢我的影迷增加一些谈资……对中国电影而言,也没有多大意义!”

“而且,说实话,《狩猎》的戛纳行,只是冲奖环节的一部分,我们不是为了在戛纳拿奖,才拍的电影!只有在商业化的市场中找不到位置的人,才会去寻找艺术性的题材,得个奖,引起别人的注意,所谓为了电影节而去拍电影!”

“在国外拿一个奖就能在名声大噪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主流电影市场永远是商业为王……”

“你刚提了冲奖环节?”

“……冲奖的目的是什么?还是借助奖项的影响力卖票房啊!”

“我是制片人,让我在面向本土大众的电影和一部适合走出国门的电影,那我肯定选前者。电影,本就是应该服务本土观众,而不是为了迎合国外观众而拍片。要不然拿那么多奖却在本土被骂的体无完肤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八十章 邀约

这是沈梦溪的真实想法。

有个问题,是这样的:中国电影复兴之路,该不该迎合海外市场?

这个问题真的很蠢!

无非是某些老一派,做不到创新,就把锅推在其他人身上了。

先拍出让自己人喜欢的,提升质量!

那国外自然不是问题。

全球观众的审美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你说《流浪地球》海外票房只有1000万美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