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按照原定的43分账!
院线很满意,制片方……按理也没话说,你们牛逼,你们卖超过三亿啊!
总有人说我们的分账太低了巴拉巴拉……
但你票价相比较就很高啊!
美国票价大概在7-15美元左右,国内北京大约在40-150(包括iax),如果不是团购,去u、旺达等环境较好的看一次,起码也要60-80左右,相比较老美的平均收入水准,这个差别是巨大的。
中国的电影发行时规定的最低售票价都是很低的,一般普通小片不低于10元,稍微好点的不低于15-20元,所谓的国产大片不低于25-30元,外国进口大片一般15-20元,由于利润的需要、消费水平和成本方面的问题,影院基本都会定价在最低售票价的2倍以上……
这就是优质市场,当然,对于观众来说并不是单纯的好事!
对于电影业来说,这意味着从每名观众身上得到的利润也要大的多,这对于回收投资,特别是当代大制作必需的高成本特效来说,是相当有利的。
所以,沈梦溪才敢做超过一亿投资的大片,甚至做起了12亿美元成本的《长城》……
内心深处,他觉得《长城》没准能通过内地市场收回成本!
回到这场分账之争,其实院线也没几年好日子——电影院房租、水电气成本、人员工资等支出项各种升高。
后来还有疫情……
所以,都很难!
这事很多人关心,一堆报道也都集中在六大发行方逼宫院线……
中影的一位市场部经理表示,六大公司此番联手几乎涵盖了贺岁档大部分重点影片,效果远超去年的《金陵十三钗》,因此,“院线很可能让步,毕竟不能让影厅空着呀”。
更多人关心这件事谁是发起人?
能不能快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