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请大腕来演电影,得给8位数,7位都不行了。一个明星在片场身后还得跟着八个助理。我跟很多导演聊起来,都非常怀念以往几百万就能拍完一部电影的时代。”

“是啊,以前贵的只有大湾区演员,所以,你们不习惯嘛!”沈林又是一通吐槽:“……以前大湾区的电影还能卖遍全东南亚呢!”

“片酬确实有点不合理,但这玩意不是明星炒作起来的,是因为市场变大,电影可以卖到三亿、五亿甚至十亿,那你凭什么不给明星高片酬?”

“很多制片人不敢签分成模式,演员也不敢,因为他们不确定电影会不会有收益,但我们公司出品的电影,演员基本都是抢着上,而且不会要高片酬,举个例子,《失恋33天》最初签订演员片酬,两位主演都是30万+8的票房利润分红,然后入账接近2000万!”

“你没法让演员相信你,相信你的电影……这是你的问题,也是大湾区电影的问题!”

……

这回沈林很温柔……

虽然怼了,但也没让对方下不来台。

主要沈林挺喜欢文镌的,年轻时候读过他的影评,有一片就是专门介绍风月片的,也是通过他,沈林第一次知道港式风月片是啥样子!

美术、气氛还有各种妙趣。

不说在那个年代,即使到了今天,一衣带水之地动作片盛行,大家都是真刀真枪的上马了,有谁愿意花这个心思营造这种极具观赏性的气氛?

好吧,即便香港电影人已经一地鸡毛了,但他们带给大家的回忆还是在的!

不过第二天的主题:‘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沈林直接开喷了。

“怎么又是这种标题?向世界讲述……我有兴趣讲述,谁听?”

“上影节的电影交易市场搞了两年,有什么成果吗?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基本没有市场,国外片方也因为中国的审查制度而不会在这里浪费时间!”

上影领导任很不愉快:“中国电影现在肯定是需要走向世界的,电影是一种通用语言。以前我们也与好莱坞有过合拍,但大多是用投资换取海外的版权收益。现在我们希望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