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院长,您稍等一下,我记得咱们之前的计划是三到五年内把icu建起来,需要这么着急么?”发言的是神经内科主任,“咱们还有其他的计划,有些已经等了两三年了。”
他的建议引发了一串连锁反应。
“是的啊,院长,儿科规模已经很大了,很少有三甲医院像咱们这么多床的,要不先考虑考虑别的科室提的需求?”
“咱们那个康复和营养中心已经说了好几年了,也没建起来。”
“内科目前科室划分不太科学,很笼统,院长您看是不是可以细分一下,我们不需要扩建,只需要划分清楚。”
“各个科室都有需求,但儿科为什么就这么紧迫的要建icu呢,要说重症,cicu感觉更加急切吧,心脏科也需要自己的icu。”
“我还有个问题啊,icu的科主任确定是杨朔?杨医生不好意思啊我不是针对你,就事论事,杨医生还不到30岁吧,这,合理么?能服众么?”
“说句题外话啊,我最近看外面传说我们icu面试,问了些奇怪的问题,也不知道真的假的,我给你们念念啊,最近在打什么游戏,目前什么段位?站搜索关键词是什么?二次元的幻想对象是谁?上门诊会不会在心里骂脏话?酒量多少,喝醉了干过什么丢人的事儿?……还有好多啊我就不念了,这个,是真的么?还是有人特意造谣的?”
各科室提意见的时候都挺严肃,各个据理力争,说到这里,画风突变,有些已经憋不住笑了。杨朔也想笑,但硬生生的忍住,做出一副“这什么玩意儿我不知道没听说过”的无辜表情,老杨主任也没说话,大概是觉得这个场合他不好护犊子,也不想和他们一样为自己的科室争论,反正icu的预算批下来,设备都开始采购了,他们也就是说说而已。穆之南坐在杨朔和杨存道中间的位置,从会议开始就低头在平板上写写画画,不知是做记录的还是搞什么艺术创作。
齐院长用手压了压空气,示意大家安静:“儿科怎么说?”
众人都看向他们四个,杨朔见杨存道没有要说话的迹象,方主任轻轻的摇了摇头,气氛已经很冷了,他是个受不了冷场的人,不管怎样icu都是他的科室,总要说几句,只是犹豫是该严肃认真还是轻松愉快的时候,穆之南站了起来。
“我大致听了一下各位主任的意见,主要集中在icu是不是有必要以及杨朔够不够资格和两个问题上,作为和儿内关系最为密切的科室的代理负责人,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儿科目前的情况。”
穆之南站起来的动作很慢,他把平板电脑盖上,手里横握着电容笔,娓娓道来:
“首先,目前儿内常年满负荷运转,走廊上加床不断,另外还有一批排队等入院的病人,重症轻症混住,对病人以及医生的工作都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如果icu建成,可以迅速缓解内科的压力,重症集中治疗,这对儿外也是非常有利的,我们现在手术后的患儿,有些必须要送到icu,icu住不了就只能继续住在儿外,同时也要儿内参与会诊,儿外也存在术前和术后病人混住的情况,得不到更专业更安全的治疗环境,术后恢复的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对于儿科整体来说,icu是势在必行的。
第二点,按照我们去年年底定的计划,是在三年之内建成省级示范级儿科,所以除了icu,我们接下来还会有儿童保健体检中心、儿童专项病研究中心、儿童康复以及心理健康中心等等,只有服务范围扩大,科室全面了,才能达到示范级的要求,这一点将会陆续体现在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中。
第三,也许大家也都听说过省儿童医院的情况,他们的新院建在新城区,很大,很全面,市内的老院区由于太小目前只有门诊没有急诊和住院部,这就造成了附近四家只有产科没有儿科病房的三甲医院,只要是怀疑新生儿有问题,都要送到我们医院,儿内甚至天天出去接新生儿,有时候还不止一趟,从城市布局来看,新城区毕竟居民不多,交通不便,导致夜间急诊我们医院比儿童医院还忙,所以即使没有icu,儿科扩建也是亟待解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