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芯瑜感叹道:“颜值即正义啊,没想到门诊居然为了你单独出了一条规章制度,啧啧啧,了不起!”
“唉放过我吧,我现在都快上院长黑名单了,上次开会已经让他对我的印象一落千丈,紧接着因为胡说八道被投诉,又把门诊给搞乱,再这么下去会被劝退的吧,我预感到快要失业了都!”
小杨主任的预感还挺准,院长确实盯上了他,但却不是他想的那个走向。
官博隔了一阵子,发了一段院长的话:
不久之前的一场小风波,给医院带来了一些异常的关注,这不是什么特别好的现象,我们是一家很平凡的医院,经营着和其他医疗机构一样的项目,为广大群众提供同样质量的医疗服务,之所以引起广泛的讨论,是因为医患关系的矛盾积怨已久。
医患关系归根究底是因为信息不对等,民众对医学的了解可能仅限于常见病,但一位有资格坐在门诊替人看病的医生,需要经过五到十年的系统学习和临床实践,他们掌握着本专业几乎全部的医疗信息,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这就造成了沟通上的壁垒,对此,我们也在积极的进行调整和改进,各位医护人员也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更为有效的沟通方式。除此之外,这次风波的导火索其实只是个主观方面的误会,这一点,医生本人也进行了解释和致歉。
但是,从医院管理层面来说,我们有必要把事情的经过解释清楚,但不是必须要道歉。道歉是一个人为了自己做错的事而表达歉意,造成误会并不是单方面的原因,沟通不畅有双方面的责任,我们因措辞不当而道歉,对方是不是也需要因理解错误而道歉?互相道歉没有必要。
本次事件的医生是一位年轻但非常优秀的医生,他接受过全球最顶级学府的教育,经历过世界上最高水平医疗机构的培训和工作,平时待人热情,对待患者温和友善,和很多不苟言笑的医生不同,他在医院的每时每刻都是笑容满面,如果将医院视为一个单纯的服务机构,那这位医生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明星级的服务者,相信接触过他的人都深有体会。我们欢迎民众监督我们的工作,提出各种不同的意见,但也允许不同性格的医务工作者存在,我们不是行走的ai,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
作为院长,我很欣赏这位医生勇于认错的态度,但我不会对他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希望他一如既往的保持热情,不要强迫自己改变。
杨朔怔怔的看完这篇文章,他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汇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只说了三个字:“他爱我。”
“不是我说,你们也太宠我了吧,前有穆主任替我小范围的舌战群儒,后有院长向整个世界宣告他力挺我,我真这么优秀么?我何德何能啊,被偏爱会被嫉恨的吧!”杨朔嘚瑟起来的样子很欠打。
方轶康说:“你呀,就这张嘴厉害,你到底是怎么哄骗院长的说来听听,我们也学习学习。”
“我真没有,我去他办公室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说过,就嗯、好的、是、知道了,就走了。哎不对,可能那天我表情看起来很无辜吧,装的挺可怜。”
方主任点头:“嗯,对,院长确实是吃软不吃硬,你要是据理力争他可能就骂你了。”
杨存道上手推了他脑袋一下:“就你能耐,我之前怎么跟你说的,老老实实干活,少胡说八道,说错了么?”
“没有没有我的主任,您说的对,还是您有预见性啊,我是真的很诚恳的道歉的,以后再也不胡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