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这个,这个使者就落泪,哭起来,断断续续的把这件事说了。同时,不断的给这日本添油加醋,把这日本人说得禽兽不如,更是对天朝无理。

这个使者也是会煽情,这大殿上,不少人居然变得愤愤不平起来。

“如此说,这倭国当真是可恶,这位使者,你说说,这倭国在琉球驻守了多少兵力?”这个是很关键的,杨改革觉得如果日本人在那边的兵力少,自己完全可以派点人过去,把这琉球国解救出来,然后顺便在那里驻军,这可就成了历史了,然后可以顺利成章的搞生意了。

“回禀陛下,这倭国在我琉球驻守的人也不多,才几百人,想当初,派兵来攻击我国,也不过三千之数,如今,已经撤回去了多半,只有不到四五百人而已。”这个使者,把这日本人的底细,漏给了明朝了。

杨改革心中暗自得意,很好,很好,才几百人,自己派个一两千人就够了,这个数字不大,开支也不大,应该是可以的,这训练水师,出兵海外,这名头什么的都有了。这是一个开端啊!七海霸主,我来了。

第170章 面子事大

杨改革心中暗自得意,这日本在琉球驻军才几百人,这样说来,自己随便派点人过去,就能够很干净利落的搞定日本人了。

“诸位爱卿都听见使者说的话了,都议议吧。”这当皇帝还得有皇帝的谱,不能什么事都自己说出来,皇帝最主要的职责,还是当裁判。如果皇帝有什么事要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也最好不要直接说皇帝要如何如何,这得要用一个托,把皇帝想要做的事给托出来,这样,皇帝蹲在宝座上做“裁判”,这才比较“合理”,起码在形式上很“合理”。如果不和大臣们商量,自己直接就要做,这样,很容易遭到大臣们的反对。杨改革当了这样久的皇帝,对这皇帝一道,算是有了点心得了。

“启禀皇上,这倭国该教训了,想不到倭国对我朝如此不敬,实在是狂妄得很,我朝如果不打掉这倭国人的狂妄,想必,日后还有更甚的事做出来。”这日本人对明朝的士大夫的伤害还是蛮大的,这一说打日本,就有人站出来说对日本动武。

“启禀陛下,臣以为,这倭国在琉球国不过盘踞了四五百人,朝廷完全可以组织水师,过去清剿,有得一两千人就足够了。”这位更是铁血,叫嚷着打过去。说打日本的几个人,都是比较“年轻”的,站在后面,前面的一些大佬们,则不说话。

杨改革也觉得这今天朝堂上面的事,蹊跷得很,很顺自己的心意。几乎都是自己的贴心人。

毕自严也准备再劝劝皇帝,这没钱,拿什么去打仗?不过这朝堂之上,有“外人”在,不能把朝廷的底细给漏了,所以,瞪着眼,干着急,又不好说,这面子还是要的。

“启禀陛下,臣以为,陛下还是先下一封训斥倭国的诏书,让倭国自动退出琉球,如果倭国照做,则可免动刀兵,如果不照做,陛下再想办法不迟。”一些聪明点的大臣眼看着不好在“外人”面前爆自己的底细和家丑,也只好用这种“转进”的办法,劝皇帝稳重一点。

“启禀陛下,臣以为xx大人所言有理,想这倭国,也是受过我朝册封的,陛下何不降下一道敕(chi)令诏书,令倭国退出琉球,如此,可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此事……”

……

接着好几个大臣都出来,都是这套说辞。这琉球国的使者看着干着急,没办法,自己这芝麻大的官,除了等待别人的“裁决”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这皇帝没让自己说话,就连哭泣,打打悲情牌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