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来了二十车,有两万斤。”王承恩立刻答道,这事他一直在关注,倒是很清楚。
“两万斤?”杨改革默默的算了下,大概有十二吨沥青,这个数量,也不少了,如果参杂了石子,怕能修个两三里路了。
“回陛下,是的,两万斤!”王承恩肯定的回答道。
“好!这就去看看!”杨改革来了兴趣了,沥青路,这可是稀奇玩意啊!
……
皇帝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就开往修路的地方了,这个地方,杨改革来过几次了,第一次就是来看修的三合土的路,第二次,来看修水泥池子,顺便看了被碾烂的三合土路。
面对一地磕头的工匠,太监们,杨改革免过了礼,众人才起来。
杨改革惊讶的看着这修路的场面,格外惊讶,这场面,只能用热火朝天来形容。
几十口大铁锅一字排开,旁边堆满了柴火和木炭,每口锅都有好几个人伺候着,锅里,已经放了不少油渣,看起来黑乎乎的,负责锅子的人,也是满脸的黑炭,被烟火熏的。
由于杨改革提早有要求,所以,这路基,倒是提前就造好的,石子铺在最下面,上面是一层三合土,最上面,才准备铺油渣,这是皇帝交代的,如今,三合土的路已经铺好了,就在以前那条烂三合土路边上。
杨改革发现,众人虽然黑不溜秋的,但是,也还是有条不紊的,看样子,明显就是有人指挥的。
用沥青修路,杨改革也不是没见过,九十年代,中国还很穷,修路也没啥机械,特别是乡里,修路的场面,比这个好不了多少,也是搭一个灶,用装油的铁桶来烧沥青,烧了沥青之后,混合一些石子,然后就铺在筑好的路基上,沥青路就算是修成了,而一般修路的人也不会很多,几个的也有,十几个的也有,每天修个一二十米的样子,有了油渣就继续修,没有了就等几天。
“这里可有管事的?”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有的!”王承恩立刻回答道。不一会就给杨改革找来了管事的。
“奴婢内官监少监张春叩见陛下!”一个穿着体面的太监叩拜道。
“哦,张春?朕问你,这修路,有人教你们吗?”杨改革问道,看这个修路的架势,明显不是第一次修路,知道架锅子烧沥青,还一架几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