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倒是很平静的看着在场的几人。

“振南如何看?”孙承宗看了看毛文龙,就毛文龙没发言了,孙承宗想听听毛文龙的发言。

“回阁老,末将以为,鞑子此次龟缩不前,肯定是在打什么主意,至于是什么主意,末将就不知道了,不过,末将以为,以白杆军阵的威力,鞑子是讨不了好的!”毛文龙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今大势对明朝有利,前些日子,更是给了鞑子当头一棒,大大的提升了明军的气势,如今鞑子缩头,也很好理解,参详过了白杆兵军阵之后,毛文龙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军阵的威力相当的大,是专门用来克制鞑子的。

孙承宗听了毛文龙的话,也并立刻就表态说鞑子一定会如何如何。

“自如那里的情况,有些出乎意料了……,没料到,鞑子居然敢留一部兵力继续围松山堡,这倒是有些出乎意料,这样一来,自如那里的骑兵,可就到不了三岔河了,可能参加不了三岔河之战,我大明的骑兵却是少了不少啊!振南,满桂,决战之时,你们的压力就更重了,可敢战?”孙承宗倒是说起了另外一件事。袁崇焕的人马,因为鞑子在松山堡没有撤光,而失去了渡海来三岔河的机会,如今,两万精锐骑兵被牵制在锦宁,到不了三岔河,这个问题,更让孙承宗着急。

“阁老放心,俺满桂毫无问题,阁老……,不,总指挥指哪满桂就打哪,决不让阁老失望……”满桂倒是大大咧咧的就回答道了。

“阁老只管放心,振南既然既然来了,就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的,不战至最后一人,绝不言输……”毛文龙也是信誓旦旦的说道。

“阁老,虽然少了袁大人那里的人马,可鞑子也少了相应的人马,说起来,我大明就未必吃亏,……据说袁大人正在和围松山堡的鞑子对峙,袁大人似乎有解决那股鞑子的意思,只是不知道,袁大人能不能解决那股鞑子,既然虏酋敢留一部在那里继续围困,这一部人马,必定是不弱于袁大人的,袁大人如果要取胜,怕也不是易事……”秦良玉见满桂和毛文龙回答完了,立刻说道。

孙承宗点点头,如秦良玉所说,袁崇焕那里的兵马虽然未到,少了不少骑兵,可鞑子那边也少了不少兵马,算下来,也未必就是明朝吃亏,只是,这多少有些和原计划不符。

“阁老,末将以为,如果袁大人一定要对那股围困松山堡的鞑子动手,只要决心下得大,未必不能赢,关键在于‘决心’二字,一切只看袁大人有多大的决心……”毛文龙忽然插话道。

第562章 激将锦宁

毛文龙和袁崇焕在某些问题上,算是难兄难弟,很能理解袁崇焕此时的心理,一说到某些问题上,就和袁崇焕产生了共鸣,分外能理解袁崇焕的苦处。

“振南的意思是?”孙承宗有些意外的问道。

“回阁老,如今鞑子龟缩不前,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末将以为,应该尽快的逼鞑子决战,乘着他们对白杆军阵还不熟悉,尚不了解,尽快的解决他们,以免事变,发生不可为之事。”毛文龙的眼光未必有多高,但是站在难兄难弟的角度上,却又比一般人看得明白些。他和袁崇焕如今都是“娘们”二字挂在脸上,实在丢人丢到家了,是整个辽东的笑柄,在这件事上,他格外的理解袁崇焕的心情,也格外的有感触,其他人或许还没有那么深刻的感觉,可作为一方主帅,感受比一般人,是格外的深。

“振南继续说!该如何尽快的逼鞑子决战呢?”孙承宗道。

“阁老,如果能把松山堡那股鞑子解决了,则鞑子和我朝的态势,又回到了今年开年前,如果解决了那边的鞑子,鞑子就和我大明,没有什么挂碍了,如过鞑子在这三岔河还不来攻,我三岔河的大军,其实大可撤走,我大明虽说没有大胜,可也解了松山堡之围,也弄到了不少鞑子的脑袋,这三岔河更是漂漂亮亮的赢了鞑子一战,说起来,还是我大明占便宜,要说我大明赢,也还说得过去,战绩什么的也还拿得出手,即便是班师回朝,也并无不可,陛下于我等的要求,也没有说一定要和鞑子决战,故此,末将以为,只要解决了松山堡那里那股鞑子,解了松山堡之围,三岔河这边,大可坐等鞑子来攻,如果鞑子不来,我大可班师就是,如此,鞑子焉能不来?”毛文龙如今最伤脑筋、最上火、最在意的莫过于是皇帝对他的“关照”,这个关照看似好的不得了,可如今,却成了毒药,他毛文龙也可以说是一方英雄,到头来一世英名变成了个躲在娘们裤裆里过日子的“英雄”,着实是让人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