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呵,所以说,几门大炮征服一个国家,是必然啊!”杨改革总结道。这个总结,不是杨改革突发奇想,而是历史事实,历史事实摆在这里,想再绕过历史重新走出一条新路来,实在是太难。

“陛下所言甚是……,此话猛然听上去,似乎有些狂妄,可却也适应日后的远洋、远海之战的,以此作为我朝的远洋、远海战略战术,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孙承宗现在明白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了,这句话猛然听上去好像很离谱,很狂妄,可仔细一引伸,却也是实实在在的,以此作为大明朝未来的扩张战略,实际总结得很到位。

“孙师傅能理解朕的心意就好……”杨改革笑着说道,貌似是说服了孙承宗了,有了孙承宗的支持就好办了,再让袁崇焕当一个支持者和执行者,也就差不多了,搞定了高层,战略问题也就没了问题,中下层有新军,有水师,执行战略战术也没问题,此事,也算是基本定型了。

孙承宗有些木然了,他和皇帝谈的这些话不过短短的一会,却决定着日后大明数十年,乃至一两百年之后的事。

话题有些重,气氛也变得沉重起来。

杨改革似乎也陷入了某些深思,一个人迈着步子慢慢的向前走,孙承宗也似乎也陷入了沉思,跟在后面。

半响。

“此事孙师傅知晓就可以了,暂且还是要把精力放在北方之战上才好,不要让此事分心……”杨改革似乎想起什么来,吩咐道。

“臣遵旨!陛下放心,臣知道轻重的。”孙承宗立刻回答道,也确实,这远海、远洋的战略战术,日后有的是时间,几年,几十年之后依旧可以调整,如今的精力还是要放在北方的决战上才行。

“对了,以孙师傅看,此战我朝有几成胜算?”杨改革忽然抛出这么一个话题来。

“……呃,回禀陛下,以目前的情况来估算,大概有五六成的机会能达成既定目标……”孙承宗说道。孙承宗说的五六成,指的就是皇帝给下的诸多目标,比如驱赶东虏西进,借东虏的手横扫大漠草原,完成占领草原的目的,最后还要把林丹汗干掉,拿到林丹汗祖上传下来的印,获得统治草原更加好的法统和合理性,当然,顺带的,蒙古右翼诸部也在清算的范围。所动用的部队,除了明朝精锐核心部队,还有边关的边军,他们虽然没太大的能耐,但是依靠城池边墙还是能防止东虏和蒙古人叩关的,为横扫草原创造条件,还有就是皇协军。完成这个目标,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即便现在大明朝不缺钱,上下一心,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来支持这场战事,孙承宗也不敢把胜算定得太高,当然,如果仅仅是解决东虏,这个不成问题。

“哦,五六成也不错了,……孙师傅会不会觉得,朕有些贪大了?太着急建功立业?”杨改革又问道。

“陛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草原上的形式,容不得陛下再等了,如今的大漠草原上,早已是血流成河,杀得尸横遍野,不杀出个结果,是停不下来的,而结果,也必定很快就出来,以现在草原上的形式来看,如我朝不插手,东虏必定会一统草原大漠,林丹汗根本不是东虏虏酋的对手,陛下,如让东虏统治了草原,后果不堪设想啊!所以说,我朝根本就没有办法置身事外,也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我朝如何还等得起?也只能硬拼着走下去了。陛下,此事我朝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孙承宗倒是异常坚定的说道。

“是啊!我大明不争不行,我大明等不起啊!除了面对,再无路可走了……”杨改革感慨道,这个问题,基本不算问题,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定论了,大战来临,杨改革又起了一些感慨。

又沉默了一阵。

“也不知道洪承畴和卢象升二人到没到任上,也不知道他二人能不能胜任。”杨改革又发了一通感概,说是感慨,其实,也是在征询孙承宗的意见,很多话,杨改革都不会在人前说,怕泄了皇帝的威仪,也只有在没人的时候跟孙承宗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