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虽然年纪很大了,可眼神还算不错,远远的就看到,这个老妇人家的“贡品”,是一本户籍。
老者以前也只听说过用三牲,果品,糕点,酒之类的东西来摆放“贡品”的,今日却是头一次见到有人拿户籍作为“贡品”,这个做法,不仅仅是让老者眼前一亮,更是让这个老者生出无限感慨。
似乎是漫长的叩拜之后,这家人才起身,又过来谢过老者。
“呼……”老者长呼一口气,心中算是乱如麻,各种思绪,纷繁复杂得很。
“你们家倒是别出心裁,别人都用果品,糕点做贡品,你家却用户籍,莫非,这户籍如此重要?”老者感概颇多的问道,对于这家人的别处心裁,老者觉得有必要再问一问。
“回老先生的话,在陕西时,张大人就告诉过我等,有了这户籍,不管是做工还是种地,还是其他,皇上总会照拂我等,不会抛弃我等不管的,老身一家人,全奈皇上活命,皇上的话,我等自然是要听的,如今老身家在京城里找到了活计,也算是安下身来,能在这个年景里活下来,已近是很不容易了,这户籍自然是要保管好的,听说,没有这户籍的,连工钱也给的比别人少……”老妇人立刻认真的给这个老者解释。
“噢,原来如此……”老者点点头,说道。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大明朝移民,向来都是要携带户籍的,没户籍的那是黑户。做工的工钱也有有户籍和无户籍之分,这个事,老者也是知道的,这在京城乃至北方,也不是稀奇事,只是没想到,老百姓会把一本小小的户籍看得这么重。
“……对了,你家如今住哪里?老夫办好了你家小娘子的事就会叫人通知你的……”老者的心事重重,准备交代好了这件事之后,就好好的一个人静一静好好思索一下今日的事。
“回老先生,……”老妇人立刻把自家的地址说了出来。
“好,老夫记下了,你家小娘子的事,待老夫寻到适合的学堂了就通知你家……”老者说道。
一家人又谢过,既然已经全了心愿,那就该回去了,遂别过了老者,回去了。
老者看着先前那个摆放特殊“贡品”户籍的地方,似乎那里还有一本户籍在那里,又看看远处红墙绿瓦的皇城墙,再望向更高处的天空,心中颇多感触。
……
翌日。
杨改革翻到了一本奏本。
里面再次提到了百姓叩首的问题,提到了百姓溜进内城,跑到皇城根下磕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