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页

“今有蓟镇总兵温和……”

三公公的公鸭嗓再次回荡在金銮殿上,声音还是和从前一样刺耳,不过内容却让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一连串的人事变化,都跟他们心头那个最大的忧虑无关,不过是几个武夫的调动罢了。

可李东阳等人的心一下就提了起来,继宣府之后,辽镇,甚至蓟镇也要被皇上纳入掌中了?

兵权意味着什么,这些老政客很清楚,若是京城兵权尽在手中,又岂会有太监在金銮殿殴打大臣的事情发生?这叫当年被群殴致死的马顺情何以堪?他这个指挥使武力值可比三公公高多了,归根结底就是兵权在谁手里的问题。

单纯安置几个总兵、副总兵,并不能保证将兵权控制在手里,可想到京城中风传的另一个传闻,李东阳哪里还猜想不到谢宏的目的和套路?

近卫军要扩充,循宣府例,在边镇军户子弟中选拔。将门也是军户,蓟镇、辽镇的将门子弟岂能不参选?

不参加就是表明了立场,那么,有总兵的将令,又有皇帝的旨意,自然可以将这些人排除重要职务之外。

参加了,那些子弟既是近卫,也是质子,那些军将哪怕再怎么心向外朝,也不能完全不顾及自家子弟的死活啊。

至于怎么保证近卫军不被掺沙子等等细节问题,李东阳一时也推敲不出,但是他相信,以谢宏的深谋远虑,八成也是有腹案的,也用不着他来担心。

若是真的遂了皇上的愿,那……他抬眼凝视杨廷和,后者微不可查的点点头,随后出班奏道:“陛下,蓟镇乃是九边首镇,其重要性实是无可复加,温和退下后,到底由何人接掌,前任的推举也只能起个参考的作用,此事还当慎重啊!”

正德淡然问道:“那杨先生的意思是……”

“还应交由朝中商议,最终提出人选,由陛下定夺才是正理。”

正德不以为意的一摆手,很大度的说道:“那也成,现在就议议吧。”

“陛下……啊?”

杨廷和本以为正德要反对,下意识的就要继续劝谏,结果正德轻飘飘的答应了下来,以他的精明,一时也没转过这个弯来,当即就愣在了原地,好半响才回过神来。

他环顾左右时,见朝班之中多有和他一样目瞪口呆的,甚至还有人在掏耳朵或者揉眼睛,似乎在怀疑这两个器官发生了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