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这一计,揣磨的就是人的心理,针对的是人的弱点。可谓毒辣之极,李原自问,要是他处在刘邦的角度,到时候除了撤退之外也没有办法拿出应对的措施,当然,象项羽这样的蛮不讲理的猛汉除外。
霸王之勇,已经让与之对战的对手闻之而胆寒,不管不顾,强力破城,这便是项羽的作风。
李原很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会一会这位一手将秦国大军葬送的超级猛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一次又一次的搏杀中,李原的自信也在逐步的增长,他已经不再是没有身份地位的区区一小卒,在他的麾下,千军万马,一呼百应,长枪所向,纵横无敌。
而随着陈平的到来,李原在谋士方面的弱点也在一点点的克服,就这次陈平献计来说,就在很大程度上,让李原这一支孤旅从无援的状态下解放了出来。看到手底下的军队在一天天壮大,看到从无人可用到慢慢的有了一、二个来投奔的谋士,这种养成的感觉其实是最有成就感的。
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这其中并没有陈平的名字;汉高祖刘邦,也就是现在被挡在荥阳城下的这位,在评价陈平时,则用了智有余、能不足的评语,而实际上,陈平对刘邦的贡献并不比三杰差了多少。
陈平善诡谋,他为刘邦献的第一个计策,就是反间计,让霸王项羽失去了唯一的运筹帷幄的智囊范增,从而为楚汉相争定下了汉兴楚亡的总基调。
对于陈平品行不端的传闻,李原并不过多的在意,十全十美的人其实是不存在的,陈平贪财好色并不能掩盖他的才智。
章邯、王离均驻扎于大河之北的赵地,两支秦国最有实力的军队,因为隶属不同,而出现了争功的情况,这不得不说,是秦国这个中央集权国家的悲哀,相信要是始皇帝还活着的是,只怕会立马召令章邯、王离回咸阳,然后夺了兵权,让这两位只顾着自己小算盘的将军回家养老去。
始皇集大权于一身,境界已经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而在他驾崩之后,继承的人毫无眼光,又无雄心,那些习惯了被中央的命令指挥的将军们也失去了约束,变成了一个个集团势力的代言人。
国家。
这两个字从始皇帝统一六国之日起开始被提及,两个字拆开来理解的话,即有国才有家,没有国哪里会有家,正所谓家国天下。
可惜,始皇的这份胸襟气魄注定了秦帝国会随着他这个强权人物的离去而没落,依靠个人的力量,终究不能让一个国家长久的安宁丰盛。
当夜。
荥阳紧闭的北门、西门两道城门突然间开启,有数骑秦军斥候飞奔而出,秦骑兵的马蹄上均绑上了厚实的蒿草,这让刘邦搜索部队的拦截变得困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