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现在哪有心思关注北洋水师,从紫禁城的慈宁宫出来的时候,走路都是眼前发黑的,俄国人的条件慈禧居然一口答应下来了,李鸿章觉得自己浑身的骨头都软掉了,这样的合约真的要签署了,估计死了埋到地下,都别想安生。
更离谱的是,刚才荣禄兴冲冲的过来报告,说日本方面已经谈好了,只要答应朝鲜为日本单独保护的国家,日本就出兵帮助中国“平叛”。
慈禧当时就开心的下令,让李鸿章立刻联系日、俄两国公使,敲定一下两国出兵干涉的问题。至于荣禄,直接被慈禧留下,说是要商议避祸一事。
李鸿章出了紫禁城,并没有立刻去日俄公使馆,而是先回了一趟家,杨士骧和张佩伦正在李鸿章的书房里焦急的等在着他的回来。
“恩相,太后怎么说?”
“允了!”李鸿章竭力让自己的表情平静一点,可是这话的杀伤力太大了,张佩伦听了直接一屁股就坐到椅子上,杨士骧也是面色如土的低声道:“怎么就允了?怎么能就允了?”
张佩伦突然站起来,连滚带爬的跪在李鸿章的跟前,双手抓着李鸿章的手道:“恩相,万万不可啊!此举一行,恩相将成千古罪人啊!即便是太后允了,恩相也不可独自签约啊。”
杨士骧半晌没说话,见张佩伦号丧一般的喊着,李鸿章呆若木鸡的站在那儿,不由浑身一阵发冷,颤巍巍的低声道:“恩相,事到如今,唯有一个字!”
李鸿章一声长叹道:“说!”
杨士骧咬牙切齿的恶狠狠的说道:“拖!”张佩伦一听这话,立刻就来精神,连忙站起大声道:“说的好,就这么办。眼下沈从云打的是勤王的旗号,说到底沈从云还是大清朝的官员。凭着沈从云和恩相的关系,这时候只需轻轻的拖上一拖,待沈从云……,哼哼!”
杨士骧见李鸿章脸上露出犹豫之色,赶紧加上一刀道:“恩相,太后眼瞅着要走了,沈从云已经打下长辛店和通州,您只需拖个一日半日的,总之卖国的罪名可不能背啊,再者说了,日本人可是沈从云的手下败将啊,俄国人向来都是只拿好处不办事的,他们未必能靠得住。”
李鸿章慢慢的走到桌子前,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张佩伦和杨士镶齐声喊道:“恩相!……。”李鸿章摇了摇手,示意要想一想。
“走,带上几个人,我们到德国公使馆去住几天!”李鸿章终于下了决心。张佩伦和杨士镶一起露出欣慰之色。
……
“湖南杨度!前来求见!”听见护卫这么汇报的时候,正在起草一份国内战争中如何对待俘虏政策的沈从云,不由的笔尖顿了一顿,随即轻轻一笑道:“此君终于来了。”
“帝道真知,如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这是杨度给自己写的挽联,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历史上袁世凯的帝师,曾经的君主立宪的疯狂支持者,在蒋某人发动了4、12事变后不久,1929年的时候,加入了共产党。应该说,现在的杨度虽然迷信于帝王学说,但是没有甲午、没有庚子年的赔款、没有日本的留学经历,杨度未必会是君主立宪的疯狂支持者。日本在甲午后的快速崛起,很可能是刺激杨度迷信君主立宪的根源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