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页

“哈哈哈,子才你向来都是劝刘某以稳为上,凡事周全,今番却比刘某更为激进,也好,便让我等联手和此人见个高下,老天既然不让刘毅与曹孟德并存于世,那他败亡的结局就早已注定。”刘毅闻言长笑出声,随即目光却变得凛冽起来,言中强大的信心难以动摇!

这主从二人对司马懿的一番分析不会有错,经过这大半月的攻城他心中隐隐有了一些猜测,那退回函谷稳守之法不时就会闪现在脑海之中,可此举却与主公交代的原意不合,此外尚有重要的一点便是他还未想到就算刘毅有心将韩张联军留在洛阳城下,又有何种手段可以聚而歼之?凭他眼前的兵力很难做到这一点,难道这大汉名将还有什么出人意料的手段不成?对于此处他是难以遏制的有些好奇。

眼下的形势在荆州战局明朗之前他都要竭尽所能的将刘毅大军牵制在洛阳一线,兵力的雄浑就是他信心的最大来源,因此这大半月的攻城他还是留着一些余力的,为的就是应付刘毅可能会有的手段,在他看来,这司州之战一来是要实现主公的意图,二来可以领军与刘毅一战对他而言也极具吸引力,如此局势他又要如何应对?

司马懿此时没有想到幽州冀州二处的援军已经在路上了,当然他曾经有过这种担忧,可数处传来的情报却没有任何关于此处的显示!郭嘉戏志才都乃机谋深远之人,赵云亦是身经百战的大将,他们既然都决定要增援司州助主公用兵就不会单纯的派兵前往,此时子龙亲领铁骑营压进范阳一副要进军兖州的姿态,而虎卫营统领张合率领大军也在赶往冀州途中,一切的迹象都在表明刘毅想要围魏救赵,说不得他在洛阳的这番作法也是有意为之,目的就是要让联军自退。

一时之间便是才具如他也难有定论,司马仲达固然是当今奇才,可刘毅麾下这些谋臣也不会输他,如今齐心合力之下加之军情的不足他有这样的困惑再为正常不过了,几番斟酌之后他向韩遂张卫二人提出要休整几日暂缓攻城以研究应对洛阳守军之策,如此一来既能完成主公的交代又可以不变应万变,只要联军二十余万大军云集一团,就算是刘毅恐怕也难以下手,况且他还能静观其变,一旦有确切的军情与之不利,便可且战且退而往函谷,强大的西凉铁骑乃是联军实力中最为坚强核心,亦让司马懿对这份对策下了个一举数得的判断。

对于手下这个年青干才,且不说韩遂是否完全信任,可对他的能力却没有半点质疑,没有他相助自己的手段,恐怕此时他还在马腾之下,何谈占据长安西凉之地又拿下函谷窥探司州?正如刘毅对张燕周仓二人所言一般,如果说韩遂一开始还有当机立断退守函谷之心的话,随着这大半月士卒的折损此时的他与张卫也有些欲罢不能了。

司马懿的建议得到了韩张二人的许可,今日守军表现出的战力无疑让他们心生寒意,整顿士卒再图进取亦是顺理成章,至少在这一刻他们对与即将到来的危机还没有太多的准备,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决断就算无功也不会有失,可刘毅的决心与胃口却是超出了其想象。

战阵之事向来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如今此战虽在司州,可影响他的因素却绝不仅仅在此,幽州冀州二处的调兵与佯动,包括援军行军的快速与隐秘都是决定此战成败的关键,看似一个局部战役所牵动的却是全局的走势!当敌军的应对之策一出,刘毅倒没有太多的惊喜,仅以战局看来,这个方法乃是最为稳妥的,不过兵家之事之所以千变万化就是因为在战阵之中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的因素,所谓的优势绝不只在兵力一个方面,此时在朗生看来,他已是优势在手了。

眼下唯一的担心只剩下了一个,他要做的除了与城下联军斗智斗勇之外,还要和远在荆州的曹操比速度,这一点亦是决定司州之战成败的关键所在,其形势之错综复杂之处难以言尽!

第六百零四章 江上演兵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汉末还没有这曲临江仙的出现,可长江奔流的气势却是万古不变,宽阔的江面之上不断泛起朵朵浪花,少了现代都市的那些高楼大厦及冒着黑烟的烟囱,江面看起来便更为的广袤宽阔!此时在离江心绿洲有五里的上游之处,正有数十只大小战船在操练着战阵之术,它们进退有致,齐整多变,时而合击时而分散,时而逆流而今时而又顺流而下,尚且不时有精赤着上身的汉子毫不畏惧的跳入这滚滚的江水之中,做出种种水中搏击的动作。

这些战船的船身看上去都与原先长江水道中的那些江东战船有所不同,其中船头狭窄尖利的身形稍小,而带有椭圆形船头的则要宽大一些,不过若看在那些江边渔民眼中却都是庞然大物了!不过船身的夸大并没有影响它们在江上灵活自如,而位于战阵上游单独而在的那艘战舰则更为鹤立鸡群,船头高高悬挂着一副锦帆,正是甘宁的旗舰,而这些江上的战船自然便是飞虎军的海龙蛟龙二船了。

得知甘宁率领飞虎军跨海而来,以诱敌之策出其不意之下大破蒋钦所领的江东水军并将张飞大军成功的送过长江之后,孙策周瑜都是极为震惊,就算对刘毅支持刘备心中有所准备可谁也没有料到锦帆会来的如此迅速,如此猛烈,出手一招就打在了江东的要害之上。

不过那震惊之色只是一时之间,二人随即便强自冷静下来考虑接下来的对策,对于刘毅如此大张旗鼓的支持刘备,孙策固然心中有恨却非是恨其不念旧情,乱世之中只有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刘毅当年可以救他们父子如今也能因为利益而与之为敌,同样的事情汉末出现的实在太多,他自己有何尝不是出于利益的考虑而与曹操盟好?

他恨得是甘宁明明出手如此狠辣自己却不能给予强硬的应对,更恨在争取刘毅支持这一点上他远没有刘备做得那么彻底,诺大的一半徐州说不要便弃之如履,只为换取在扬州之战中的有利地位,这般的绝决与手段都出乎了孙策的预料,原本徐州军中最令他顾忌之人便是大将关羽,当年淮阴一战他便亲自见识过此人的武勇与统军之能,可如今刘备偶露峥嵘就是无比凌厉的杀手,使他不得不重新判断此人!

看着满身箭创刀伤昏迷不醒几乎不治的蒋钦,孙策恨不得可以生啖甘兴霸之肉,可周瑜的一番分析却让他不得不将这份仇恨暂时深埋心间,刘毅纵然要助刘备也不会全力以赴,在他而言,扬州之战的胜者无论是谁都应该大伤元气,这才是对他最为有利的局面!因此在送张飞渡江之后他应不会再对江东水军有所行动,而眼下刘备大军便在庐江,此时江东不但要与之对峙还要出兵应对渡江而来的张飞,在这种形势下要去逼甘宁出手显然不智,刘毅用心良苦营造出这种局面并不怕孙策刘备都可看穿,因为扬州得失事关二者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