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过完年,别人都是好消息,就他被来了当头一棒。
四季小百货公司想参与义乌小商品市场建设被拒绝了。
这个主意是陈夏出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后世鼎鼎大名,规模庞大,但在八十年代年,市场还是非常落后的,基本真的是以摊位为主。
于是义乌当地有心推动市场的升级改造,比如建设现代化的市场、规范联托运市场、建立现代物流体系等等。
这是好事,也是推动义乌小商品市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可这时候的义乌还不是后世的义乌,还不是小商品之都,所以缺钱呀,建大楼不要钱呀?升级市场不要钱呀?建设物流中心不要钱呀?
义乌没钱,陈夏有钱呀。
于是他就想投机取巧,准备以四季集团的名义去义乌投资新建一个“四季小商品城”。
他可是重生者,重生者当然知道后来义乌小商品市场一个店面房就值几百万,好一点的千万不等。
一年租金都是几十万起步的。
这要是能控制众多市场里的其中一个,来个几千个铺面,算一下,将来可以值多少钱?简直就是坐地捡钱的节奏呀。
而且哪怕不出租,陈夏名下有20多家小百货厂,按目前的发展规模,将来成为行业老大问题不大。
到时不仅可以向沃尔玛供货,也可以通过义乌小商品市场卖货呀,将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去,由此可见,拥有一座市场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渠道为王的时代马就要到来。
结果当陈巧姑兴冲冲跑到义乌去谈判,给出了诚意最大的投资意向,都被义乌方面拒绝了。
义乌的领导非常硬气,他们的想法就是市场必须控制在政府手里,由政府投资,以避免将来的投机炒作之风,破坏市场的繁荣局面。
陈夏听闻后,也是一脸无奈。
陈巧姑还是有点不甘心,“小夏哥,要不咱们找找关系?既然你这么看好这个投资,咱们应该参与进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