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了一阵后,赵王开口道:“不仅如此,现在安平君手握十万赵军,离邯郸才不过百余里,若是他真的反了,那将是一场灾难。”
说着,赵王不由头疼不已,先前为了让赵成倒戈,特意用大将军的职位安抚赵成,接着就出现秦国来袭,不得已,为了安抚赵成,也是为了安抚宗室,表明赵王言而有信,这才令赵成率军救援。
结果,不想还是遭了秦国的算计。
若是其他时候,赵王也不会惧怕,毕竟大义在手,赵成还掀不起大浪来,只是现在赵国的变法才刚刚全面铺开,百姓不信,大臣不附,将士相疑,这才是要命的地方。
一旦赵国生乱,即便可以收拾局面,这也是一场灾难。
楼缓紧张的点了点头,道:“大王,现在公子成里邯郸太近,若是他有一念之差,那么赵国必将遭到灾难。所以,要想解决此事,要么立即安抚公子成,要么立即换将,而且必需要快,否则就晚了。”
赵王陷入沉思,如今出现这种情况,换将本是一个选择,但是在这军心不稳民心不稳,大臣之心也不稳的情况下,临阵换将,更是大忌。
赵成才离开邯郸两天多,然后他这个赵王就将援军主将换下,这让那些军中的将士怎么看,群臣会怎么想,宗室会怎么说。
肯定会将日趋稳定的人心,重新变得浮动起来。
这样一来,患得患失,离心离德的十万乌合之众,还怎么救上郡,面对精锐秦军,肯定一战而溃。
与其换将,还不如直接与秦国讲和,将上郡还给秦国,不仅可以保存赵国实力,还可以与秦国交好。
如果不能将赵成换下,那么如何才能安抚赵成呢?
第322章 抉择
赵王长叹一声,只能自己亲自走一趟进行慰问了,若是安排其他人前去,只会显得他赵王心虚,会起到反作用。
“不错,安抚安平君一事刻不容缓。”说着,赵王沉默良久,突然下令道:“贤卿,你立即带着太子章前去将军牛翦的大营,然后向牛翦传达寡人的诏令,寡人欲拜牛翦为上将军,命其即刻率军北上,前往代地驻扎,防备胡人以及中山国。”
“太子身为赵国储君,理应以身做则,穿胡服,习骑射。告诉上将军牛翦,寡人将太子托付给他一段时日,让他好好的训练寡人的太子,不要以为太子是寡人的儿子就有所懈怠。寡人的儿子,不仅能读的书,还能上的马、弯的弓、射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