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这是要赶自己走?
空海有些慌张失措,这个年代,唐朝和日本的差距相当于后世的美国与墨西哥,无论是从民族认同感还是佛学造诣上,空海和尚都对青龙寺是心悦诚服,又岂会愿意在此时离开?
抬手制止了空海和尚开口,惠果和尚继续道:“自太宗年间开始,我佛教之兴盛已逾三甲子之数,要知水满则溢,现如今,天下寺庙浩瀚,庙产无数,庙奴更不可数,不出四十年,佛门浩劫必然降临,我青龙寺执大唐佛门牛耳,此劫,必然首当其冲。
然密宗传承不可断。”
说完,惠果和尚微笑地看着空海。
空海闻言,深吸一口气,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弟子谨遵师尊教诲。”
“去吧,去吧。”
三日后,空海和尚离开青龙寺,踏上返回东瀛之路,他没有带一本经书,也没有带任何的盘缠,除了一身袈裟以外,只带走了青龙寺的一片樱花。
同年,惠果和尚圆寂于青龙寺。
四十年后,唐武宗永昌年间,武宗灭佛,捣毁天下寺庙四万六千千余座,迫使僧尼还俗近三十万人,接受奴婢十五万人。
青龙寺在此浩劫之中,付之一炬……
第一百一十九章 奢侈的进阶!
佛家文化、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一直以来都对整个华夏文化产生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但正如儒家的发展那样,一次次随着朝代的更迭随着掌权者需求不停地改变修改自己以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更长远的延续,可能先秦时期的大儒来到汉武帝时期会被直接气死。
人类是一种很擅长因地制宜的种族,这里的因地制宜不光是指气候、山水这些现实条件,还包括精神层面上的一些东西。
比如此时的七律和尚,他原本觉得自己很看透这一点了,但在此时,却发现自己有点小觑了古人,当然,这位古人,其实也跟自己有着极大的渊源。
十几道大德高僧的法身修为所化的佛影在七律身边不停地兜兜转转,或念经礼佛,或嬉笑怒骂,或游戏人间,或愁眉苦脸,法身,不光是指修为,还意味着一种真我的状态,有点类似于内心真实自我的意思,所以呈现出的,反而更类似于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