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页

灰堡的人口分布有着明显的时代特色,大贵族成为领主后会逐渐建设起一座城池,而周边的土地则会分封给下级贵族,然后以此类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财富积累,大城市的消耗会越来越高,以至于自身无力再维持供给,从而将这一负担转嫁到周边村镇,最终形成了大多数人供养一小部分人的局面。

这一局面不仅限制了城市的规模,也使得阶级流动基本固化。那些大城市看似人口颇多、热闹非凡,不过是拎出来和单独的小城镇对比而言。实际上周边镇子、村落的人口总和,要远大于它所供养的城市。

不过罗兰也清楚,这种落后无关对错,纯粹是低下的生产力导致的。在生产水平达不到变革要求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劳动力都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终其一生只能享受到自己的少数产出,其余收获都被上缴给贵族,以维持他们鲜衣怒马的体面生活。

在前几年招揽流民时,行政厅也留意过当地的人口变化,并做过一个大概估算,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灰堡的人口应该在两百万到四百万之间——期间二王子和三王女之间的征战,以及教会投放的瘟疫,差不多造成了五六十万人的减损,亦使得南境的雄鹰城和东境的金穗城化作一片废墟。即使如此,依然有大量人口分散在灰堡各地,流入西境的仅仅是一小撮而已。

而他现在不打算再放任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了。

黄金二号麦种的分发种植再过一个月就能看到成果,或者说现在已经能预测到大丰收的到来。高产棉花也在碧水港全面铺开,要不了多久,便能向王国各地输送足量的布料。大城市已不需要十倍于自己的人口来供应物资,现在一个人的产出,就足以抵得上过去十人甚至二十人的辛勤劳作。

另外灰堡也完成了名义上的统一,各地权力回归中央,封地不再是领主的国中国,而是听命于他的下级行政机构。

如今可以说强制迁移的软硬件都已具备,实施起来正是最好时机。

所谓的对等迁移,简单来说就是给予移民相等的条件,来减少强制搬迁所产生的不满。

比如说被迁者在村里拥有一处住所,两亩地,那么来到无冬城后,行政厅也会在新开拓的领地上划分同样的资源给他。这不仅能加快西北边平原的开发速度,还能有效缓解无冬在人力上的匮缺。

当然不管说得多么好听,罗兰都知道,“强制”才是它的真面目——无论愿意与否,都必须离开熟悉的故土,怀着茫然和不安前往陌生的城市,这一过程注定不会那么温和。

将人从土地上赶出去,让他们走进城市、投身工厂,绝不是“解脱束缚”那么简单。历史上这段变迁称得上是血腥无比,先是通过收回、侵占和驱逐将村民耕种的土地吞并,让他们变得除了自己以外一无所有,再用鞭子与法规限制他们的去向。一些国家甚至颁布法令,允许处死那些长时间没有工作的流民,来逼迫他们加入到大生产中。

尽管罗兰自问做不到这种程度,也打算在迁移后给予其补偿,但强制的本意不会因此而改变。

他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至于第二项跨境征召,则是强制迁移的异国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