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页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出身贫苦的感气者本就是极少数,能爬到高位的更是万中无一吧?”

“这个……”薛知更有些犹豫的瞄了夏凡一眼。

夏凡好气又好笑地说道,“除我之外。”

“根据录部记录,确是如此。”对方肯定道,“各大世家在招收弟子时,也会优先关注城镇人家的孩子。”

“原来如此……”

“大人知道缘由了?”薛知更迫不及待的问道。

“还不能确定,此消息先不要向外宣传,再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吧。”夏凡简短地回道。

正如薛从事所说的那样,学堂并不是金霞独有的东西,那么用控制变量法来思考,金霞城的独一无二之物,便只有学堂里所教授的内容了。

世家只会招揽已经觉醒感气能力的孩子,传授的东西也都建立在对方是感气者这一基础之上。

私塾教授的则以四书五经为主,走的是科举路线。

唯有富人家的子弟会学得稍微杂一些,琴棋书画、交际礼仪、驭人之术等等……

但鲜有人会在启蒙时期教导这些孩子思考方式与求知之理,即便有传授算术算经,也仅仅是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基本忽略了算术背后实际上是逻辑认知的本质。

格物就更不用提了。

它一开始倡导的便是理性的感知世界、探索世界,以实践作为衡量万物的标准。这些课程看似跟现实生活关系不大,但却是对付愚昧的最有力武器。

夏凡决定推行初等教育时,压根没有想到促生感气者这一回事,如果学堂里的变化真跟这些课程有关,那倒真是个意外之喜了。

想想看,要是每个打工人都是感气者,那金霞城会变成何等繁荣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