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页

一个是面对改变,勇于只身从京畿远赴金霞的青楼女子。

这一部分基本是参照余霜雪的经历改编,不过在故事里,她的经历要更为曲折一些,最终在政策的照顾下事业有成、顺利成家,在新城市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第三个则是白沙县官员霍英的事迹。

从一个普通秀才到金霞城预备官员,再到为了保护矿场而英勇牺牲——此事被所有申州居民所铭记,其遗孀和后代得到丰厚抚恤的同时,还受到了邻里的敬重与事务局的关照,与第一个故事里无人问津的兵丁形成了鲜明对比。

像这样的故事,宣传部里还有许多。不过洪四齐在反复参看比较之后,最后还是选择了这三个故事作为自己的宣讲重点。

他是太守出身,也干过征兵的活,对底层士卒的生活状况了解——在他看来,第一个故事已经算是委婉的了,事实上当一户家庭主要劳动力被征走,之后的下场远比妻离子散要可怕,能撑多久全看平日里有多少积蓄。这也是士兵最最担忧一点,那就是好不容易逃过战场上的生死较量,活着回到家乡,却发现曾经的家早已物是人非,农田被人霸占、妻子被人强夺,自己却无处伸冤。

正如洪四齐所预料的那般,第一个故事极大引发了俘虏们的共鸣。茶博士讲到主人公回乡发现家庭遭遇剧变时,现场甚至泛起了低低的呦哭之声,配合上琴女忧伤的曲调,气氛一度有些凝固,使得他不得不出面打断台上的讲述,以免酿成暴动。

第四百九十章 晓之以理

随后的两个故事无疑要轻松许多,也渐渐抚平了俘虏们低沉忧愁的心绪。

说到青楼女子投奔金霞的事情时,不少人还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显然夏凡在上元城干的那些事情,已经传播到了其他地方。

只不过没有几个人能想到,此事背后竟然还有这么一番原委。

而讲到金霞成英雄的故事时,洪四齐眉角顿时一挑。

他在俘虏眼中看到了一种强烈的情绪。

那便是不甘。

同样都是捐躯,一方不仅能得到丰厚的抚恤,家中妻女甚至会受到律法的保护。而他们死在战场上的话,那点补偿金能够遗孤生活下去延续香火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人在没有见到差距时,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遭受盘剥,即便察觉到了,也因为“大家都是如此”而选择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