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页

皇后又说道:“听你叔叔说,你愿嫁与我们家糕儿为妻。你们俩年岁正好,司天监递了几个日子过来,正好把事情尽快办了。陛下,您也把糕儿的世子之位定下。”

“朕知道。”姜卓也是一脸慈爱,“糕儿,等接受了册封,再娶了妻,就不是小孩子了,今后得把门庭立起来。”

竺年低头行礼:“侄儿省得。”

姜卓继续说道:“即是如此,等婚后就去户部试试,别整天在家游手好闲。”

竺年:啊?我一个当人质的,凭什么打工?

作者有话要说:糕儿⊙w⊙:我要和先生成亲,谁赞成,谁反对?

先生╰(°▽°)╯:我赞成。

糕爹╭(╰_╯) ╮:我反对。

糕儿⊙w⊙:好的。

糕儿⊙w⊙:反对无效。我们来讨论聘礼。

(完)

第一百四十章 上房揭瓦

六部的规划是姜卓迁都大月后。 照着南王府改的。

改的初衷倒也不是考虑朝廷职能这样划分,会更明确高效之类的问题;就很简单的一条——六部设置比姜国原有的部门多了许多职位。

名义上并吞了整个大月之后,姜国原先的架构和人员设置,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于现在的版图。

新贵们需要封赏。 除了一次性的土地财货的赏赐之外。 还有更为实际的权利的分配。

朝廷需要更多的职位。 来进行一次利益分配。 最关键的是摆正未来帝国的权利框架。

作为和南王府隔着蒙山和楚江两条南北天堑的姜国,当然是不知道南王府的配置的。之所以这么改,还是当时在京城的南王给的建议。

虽然南王的初衷是尽量摊薄姜国各家得到的利益,但在当时的姜卓。 拿来用刚刚好。

现在这一步已经初步完成。 接下来就是怎么守住并且发展那么大的地盘。

摆在眼前的一大问题是,搞钱。 以及怎么花钱。

大月建国以来,若是算上宋淮,一共经历了六代帝王。前四任都是明君。

到了宋恒这里,虽然好享乐,但他基本玩乐的地方就两点一线——京城和避暑山庄。

那种大兴土木的事情。 没怎么折腾。

这段时间朝廷的能人不少,国家同样很富裕。

国家也没怎么打仗。 民间的日子对比前朝,那是好过不是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