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王伊一行人趁早回城。入城之后,贾府众人回荣宁二府,王伊则躲进自己的小院,安心准备科考。时序流传,寒暑交替,小院内的桂花树乍香,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扫落满地。满地桂花被浊雨带入池塘,池塘又将桂花送入另一方天地。
暴雨过后,蔚蓝的天空竟架起一座彩虹。秋高气爽,天气正好。王伊今日不想读书,干脆搬来一把藤椅,躺在桂花树下,啥也不为,就是想发一场纯粹的呆。他看着疏叶里透出的丝丝暖阳,闻着残留的桂花香气,整个人都化作一滩软泥,懒懒地贴在藤椅上。
正是将睡不睡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没等王伊起身,点墨先小跑去迎客。不多时,点墨引着一位小厮打扮的人来见王伊。
小厮冲他行礼,恭敬道:“见过伊大爷。小人是北静郡王府上的小厮。郡王说两日后是中秋佳节,天气正好,所以想办一场中秋雅会,邀请您去参加”。
王伊问:“参加的有哪些人?”
小厮便把早已印好的帖子交给王伊。
王伊取来一看,正文写着:
北静郡王水溶,择于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清疏湖湖亭大会,诚邀京城诸位贤士与会。届期齐集湖亭,天南海北,无所不谈,亦是人间一桩幸事。风雨无阻。特此预传。
正文底下画“知”字的有贾琏、宝玉等人。
王伊一个人闷在屋子里太久,也觉得有些无聊。于是他也在帖子上画了“知”字,丢给小厮二两银子作为办会的费用。
中秋当日,天气晴好,未申时分(下午两三点)王伊抵达清疏湖。清疏湖名为“清疏”,但因为是京城有名的大湖,人来人往,所以算不得“清疏”。湖沿上连着几个酒店,门前挂着熟透的羊肉,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偶尔也可见两三个小贩,或是扛着糖葫芦棍,高声叫卖冰糖葫芦,或是拿篮子提溜着各种小玩意,卖的是一个乐呵。
清疏湖湖心有一座清疏亭,从湖边到亭里要走过一座十七孔桥。桥口有小厮等候,王伊前去询问,小厮确认过身份姓名后,这才放行。
王伊上桥,抵达湖心亭时发现北静王、宝玉二人聊得正欢。二人见到王伊,宝玉起身,向王伊行礼,王伊回礼后又向北静王行礼,北静王回礼。
北静王一笑,拉着王伊:“快坐,快坐,今日不必讲这些虚礼。你我二人快大半年没有见过了,今日一看,贤弟似乎又英俊许多,当真是翩翩公子”。
王伊听过,笑出大白牙:“过奖过奖。比北静王还是差上太多,郡王是天边皓月,我不过是一颗小星罢了”。
北静王也笑:“哪里哪里。贤弟才是皓月,本王才是小星”。
王伊:“过奖过奖”。
北静王:“哪里哪里”。
宝玉坐着一旁,安静地听着这两人商业互吹。你说我英俊,我就说你潇洒,吹着吹着,两个人都要飘起来了,却都没有停止的意思。最后实在看不下去,宝玉出口:“二位兄长各有风采,倒也不必谦让,并列第一罢了”。
不,王伊还没听够!他用“不懂事”的眼神瞥一眼宝玉,拉住北静王的手腕,摆出最真诚的职业假笑:“表弟不懂事,郡王莫要见怪。论起英俊潇洒,还是首推郡王”。
北静王也没听够,便又跟王伊你一眼我一语地玩起来。
说到最后,二人都是一脸餍足,浑身散发着自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