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盼成亲

王伊的红楼之旅 昭宸 1923 字 2024-01-03

王伊捏着黛玉交给他的手帕,借着红灯笼看了一眼,发现原本的素帕上绣了西洲曲《古离别》的一句诗。

他再三看过,心下欢喜,将绣帕贴心放着,打马回府。

元宵夜做了一个美梦。

次日,王伊准备继续去长平书院里待着。正在屋内收拾包袱,耳听得外边儿一阵动静,之后便有小厮跑进屋内,告诉王伊,说是吏部来人,授了王伊一个知县的官职,催王伊上任。

王伊听得摸不着头脑。

按本朝惯例,一般举人第一次授官,只会授九品官,三年一考核,根据政绩,或是平调,或是降调,或是升迁。而知县是七品官,通常是进士第一次授官才会给的职位。他一个举人,怎么就被授了知县?

事出反常必有妖,王伊便去问王子腾。

王子腾已经收到消息,告诉王伊:“部里给你授的虽然是知县,但却是康州一个小县,好像叫什么安县的。恐怕是中进士的人都不愿意去,这才让举人往上顶”。

本朝授官不是一件强制性的事。通常的流程是,一个人考中举人或进士,他的姓名就会登记在簿。综合考察品德、家世、才华、资历等标准,优秀的在前,稍差的靠后。如果有合适的职位,先授给排序在前的人。如果前面的人拒绝,再授给排序靠后的人。

可以想见,安县知县的职位空出来,一定是先授给进士。进士不想去,再授给举人。层层下来,谁都不想去,这才轮到了王伊。可见安县绝非什么富庶之地。

王子腾道:“这事也不必为难,你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就算了,反正我们家也不缺你当知县那点收益。照我说,安安心心在京里待着,先考个进士最好”。

王伊听过王子腾的话,静心思量。良久,摇了摇头。

王伊认为,安县此地,其实正如当初徐夫人赶他出府时所说,“究竟是惩罚还是奖励,全看你自己”。

安县地处偏远,不是为官的好地方——但这只是对求财的人来说。

王伊不求财,他求的是一个尝试的机会。因此,以他的视角来看,地处偏远的安县有太多优势。

于是王伊说:“父亲,我还是想去试一试”。

王子腾笑道:“你想去历练也是好的。最近朝里风起云涌,寒门子弟往上冲的劲头太足。你一直在京里,我反而担心旁人突然拿你下手。安县地处偏远,也是一种保护。你想去便去”。

王伊想了想,说:“我想和林姑娘一起去”。

王子腾一怔,道:“这事我不能做主,去找你母亲商量”。

王伊告退,转身去找徐夫人。

徐夫人听过他的话,也是一怔,挑眉道:“这世间可没有未婚夫妻一同远行的道理”。

王伊耳尖泛红:“所以我想请母亲做主”。

做主什么?不言而喻。

徐夫人心下大喜,那股欢喜之意藏不住,都攀上眉梢。即便如此,她却还有顾虑,问道:“你跟黛玉商量过了?她也同意?”

王伊红着脸道:“事发突然,还没来得及问她。但是我心底觉得,她是会同意的”。

过去王伊想和黛玉定亲,但彼时,他以为黛玉一心只看着宝玉,对自己并没有儿女私情,所以心里才会跟吊了十五个水桶一般,七上八下。

可此时,他知道黛玉心底是念着自己的,一如他也念着黛玉。他们都是有痴意的人,要么不动心,动心之后眼里心里便全是那一个人。所以王伊并不害怕,因为他心底觉得,她会同意的。

徐夫人见他一脸笃定,便知道自己儿子不仅栽了,还栽进了一个深坑。但明显地,这个坑也是适合栽进去的坑。

她笑道:“就算你再确定,也得先问过黛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