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徐晃的‘亲戚’们

少顷。

逢纪出去后,问亲兵:“徐将军可是带着家眷?”

“没有,将军的家眷都在河东。”亲兵道。

逢纪因此并没有走,他觉察出徐晃那里还有人。

想看看是谁,就藏了起来。

随着逢纪离去。

荀攸重新回到了前堂。

徐晃负手而立,道:“荀攸先生,你可听到逢纪先生所言?”

荀攸微微一笑,“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作为一位领军打仗的将领,最怕的就是跟错了人。”

“不但自己一世英名沦丧,子孙后代也跟着遭殃。”

“如今天下形势瞬息万变,家破人亡着比比皆是。”

“若将军只是在意眼前的马上封猴,我也不再多说。”

荀攸并未贬低逢纪或者是袁家三公子,反而是为徐晃阐明一个一般人看不透的道理。

徐晃立刻正色起来,拱手一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徐晃以有所决,这就率领部众,投奔大公子。”

荀攸并未露出喜悦之色,摸了摸胡子,忽然道:“将军何不杀了杨奉,将军动手时,那杨奉必定不加防备。带此大功,岂不美哉?”

徐晃眉头一皱,淡淡道:“我非吕布也。”

荀攸鞠躬一礼,“将军真乃忠义之士。”

其实若是徐晃答应的话,荀攸反而会轻视他,还要嘱咐袁谭不可委以重任。

一会后。

徐晃亲自为荀攸送行。

他的内心充满了感慨,没想与袁家拼死作战,最终竟然又加入到了袁家的阵营当中。

然而,就如荀攸所说,天下人绝不会唾骂他不忠不义,反倒会夸赞他弃暗投明。

这也是他选择投效袁谭的原因。

同时,这也是好名声带来的好效果。

若袁家、袁谭的名声还不如杨奉,徐晃会投诚吗?恐怕早就把荀攸抓起来了。

所以,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一个名声不好的人统一过天下。

“将军。”

还是刚才那个亲兵。

“什么事?”

荀攸闻弦知雅意,解难道:“徐将军不必操心这事情了,收拾一下连夜动身吧。外面那位亲戚,我来应对。”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