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二郎斟酌到了最后才出贡院。
这样的消息和琳怡前世听到的只言片语差不多。
林正青这场秋闱过后,名声更甚从前。
不出几日,乙榜放出来,齐二郎第三十八名,林正青中了第一名解元。家里有子弟上了乙榜的都免不了一阵庆贺,中了举人就代表有资格为官。京里立时又掀起一轮议亲热潮,对象基本都是这次桂榜有名的。
林家自然不必说,齐家也是屡屡有人上门。以林、齐两家的家世,即使春闱上不能提名,也足以入仕。
齐二太太亲自登门给长房老太太回了份礼,笑着打听陈允远的消息“三老爷快回京了吧?”
长房老太太拿着盖碗拨动茶叶“算着日子是快了,回来之后也该走马上任。”
齐二太太低头笑着“以后三老爷在京里任职,也能多多照应老太太。”
长房老太太笑笑“是啊,人老了,身边总要有个人依靠。”
旁边的琳怡看责齐二太太的笑容,眼睛一跳,齐家是因为父亲能留京且长房老太太有意过继父亲才会与他们亲近!这也没什么不对,婚事本来就是要仔细琢磨,男女双方都要互相掂量家世,而后才是各自品性。
说是两个人的婚事,其实是两家的相看。
初步的好感,只是个开始。
齐二太太伸手将琳怡叫过来“我们家三姐儿、五姐儿常常说起六小姐”说着笑了笑“过些日子请六小姐过去坐坐。”
琳怡低头笑了。
齐二太太也亲切地笑道“三姐儿还欠你一只镯子呢。”
秋闱过后,考生们松了口气,陈家的气氛倒是紧张了些。
萧氏苦着脸“也不知道老爷那边怎么样,还没有书信捎回来。”
长房老太太捻着佛珠“再等等。福宁到京城路途遥远,半路耽搁了也是有的。”
琳怡将茶果送到萧氏眼前。萧氏说的对,父亲耽搁的时间有些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