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月凉如水,月下的秦淮却从未凄清。

十里秦淮河灯火如昼,琴瑟笙箫从座座歌坊里婉转而出,一支又一支美妙的曲牌在晚风里飘散。

曾有人道“月笼寒水月笼沙”,而后恨叹歌女“隔江犹唱后庭花”,虽是靡靡之音,却也是六朝金粉的靡丽繁华。

今夜秦淮的百姓纷纷聚集于此,朱雀桥和河边两岸皆是人声鼎沸,那河面上更是漂着十几艘画舫,富家子弟们齐齐站在船头张望。这般万人空巷的场景,甚至比当今陛下出行游街还要隆重盛大。

戏云台的前方早已摆好了位置,武林各派一一落座,由于少林寺不懂舞蹈,便请了三位秦淮的舞蹈大家来,都是耄耋之年的老奶奶,眼力看人虽然不大好使,但赏舞那却是刻在骨子里头的东西。

场边摆放的烛台在微风的轻拂下熠熠闪动,柳茵茵着一身白纱蝶衣踏上了戏云台。及腰的长发在她头上松松挽个无忧髻,一支嵌着夜明珠的的白玉钗悬在耳边,身后是万千灯火点缀的夜色,衬得她宛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下凡仙子一般。

她抬手起势,在如鸣佩环的琴声中翩翩起舞。清颜白衫,青丝墨染,随着燕子伏巢般的轻步曼舞而飘逸飞扬,若仙若灵。

天上一轮春月开宫镜,月下的女子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云手,似笔走游龙绘丹青,玉袖生风,典雅矫健。

乐声清泠于耳畔,纤纤玉手如妙笔,如丝弦,转、甩、开、合、拧、圆、曲,流水行云若龙飞,若凤舞。

“嬿婉回风态若飞,丽华翘袖玉为姿。后/庭一曲从教舞,舞破江山君未知。”(注)

一舞结束,众人仍沉浸在方才的美轮美奂中意犹未尽,这支《后/庭舞》的主旨便在于美,可无人能做到像她这样,美得飘然若仙,超凡脱俗。

照此情况看,左玄裳的赢面几乎是零。

柳茵茵带着满目自信下了场,下一个便轮到了左玄裳。

她简简单单一身最普通的广袖红衣,甚至连发髻也未梳,就这样披散在身后随风飞扬。与方才柳茵茵的装扮想比,她这一身实在太过于朴素,唯有那一身火红色,才稍添了一丝艳丽。

低沉雄浑的鼓声响起,她并无起势,只是仰头闭眼默了片刻,随即垂头缓缓睁开双眼。

观众席上的池墨在看到她睁开双眼的那一刹那,欣长身躯浑身一怔,他从未……从未看到过她如此悲伤的眼神。

显然,其他人也同他一样,仿佛这股悲伤直达每个人心底一般,让在座所有人为之一震,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的动作。

第27章 惑心

“舞转回红袖,歌愁敛翠钿。满堂开照曜,分座俨婵娟。”(注)

她长袖的每一次甩动,都宛如一篇悲壮的诗歌;每一根扬起的青丝,都仿佛在述说无尽的失意绵绵;每一次收回又打开的肢体,都好似紧攥着众人心脏的大手,猛然一紧,胸中回荡着无限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