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在柯尼斯堡(中,演戏)

第1073章在柯尼斯堡(中,演戏)

霍亨索伦城堡深处的作战会议室,三十六根蜂蜡蜡烛在黄铜枝形吊灯上熊熊燃烧,烛泪顺着精美的螺旋纹灯臂缓缓滴落,在底座积成一座座蜡山。

摇曳的火光将穹顶壁画上的中世纪战争场景照得忽明忽暗。空气里弥漫着蜂蜡燃烧的甜腻气息,与房间内的陈旧味道、军官们身上的皮革汗味混杂在一起,令人窒息。

此刻,最高统帅安德鲁的目光不经意扫过头顶的吊灯,思绪却飘回巴黎波旁宫那间宽敞的办公室。

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懂王”的指导下,执政官办公室里已经安装有法国发明的最新式的电弧灯,玻璃灯泡内跳跃的蓝色电光,能将整个房间照得亮如白昼。

可惜竹炭工艺的不完善,使得灯丝极易氧化;灯泡难以做到完全真空,空气残留加速了灯丝损耗;加之蒸汽发电机的不稳定,电力供应时断时续……

这些问题导致每只灯泡的制作成本,高达普通工人半年的薪水,即便以安德鲁的雄厚财力,也只能将电灯作为上位者的奢侈品,那是每次灯泡的寿命基本不会超过五个小时。

在当前的战争局势下,这种昂贵又脆弱的照明设备,根本无法装备到前线营地,更不可能在远征俄国的漫长征途中大规模使用。

至于贝尔蒂埃的战略部署,安德鲁早已在内心进行了全盘否定。三天前,军情局的西克尔斯基将军派人送来的密信,此刻就藏在他的内衣口袋,隐写药水的特殊气味若有若无地飘散出来,那些关于俄军战略动向的文字,早已在他脑海中勾勒出完整图景。

毫无疑问,来自奥地利的卡尔大公,绝非什么泛泛之辈,其个人能力与指挥水平,应该要比起另一时空,1812年的俄国前敌总指挥,英国人,巴克莱·德·托利,还要高出一点。

在安德鲁看来,这位屡败屡战的老对手所展现出的卓越谋略,必然会说服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继续实施”焦土战略:

放弃对俄国占领军一直抱有敌视的波罗的海三国,甚至连象征帝国荣耀的圣彼得堡也可舍弃,唯一的目的,就是将法军引入漫长补给线的陷阱,最终依托莫斯科的坚固城防,还有基于本土的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以及“冬将军”的优势进行反击。

当总参谋长贝尔蒂埃讲述,联军与俄国在维尔纽斯决战的战略图时,安德鲁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这位老将固执地用红色羽毛笔圈画着涅曼河畔的防线,笔尖重重戳在地图上,仿佛要将自己的意志刻入纸面。

安德鲁忍不住在心底暗自咒骂,“该死的,如今的贝尔蒂埃变成了只会搬教科书的贝尔蒂埃了。之前从莱茵河、多瑙河到涅曼河,一系列的战争辉煌,已经让他忘了战场的瞬息万变,难道看不出俄军故意在维尔纽斯布下的虚张声势,却悄悄的将大兵团化整为零,后撤到斯摩棱斯克、明斯克、基辅,甚至是更远的莫斯科?”

安德鲁想起上个月收到的密报,俄国在斯摩棱斯克、莫斯科,以及喀山等地,秘密修建的无数个真假难辨的粮仓,那分明是为持久战做准备的铁证。

可贝尔蒂埃仍在激昂陈词,唾沫星子溅在地图上,将“科夫诺要塞”的标记晕染得模糊不清。安德鲁看着对方因激动而涨红的脸,想起两人初相识时那个谨慎干练,唯唯诺诺的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