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时代折点 佚名 1079 字 9个月前

张国强眼睛眯了起来:“上周末来咱们县的市法制处调研组的那个樊老太你还记得吧?”

“嗯,当然记得,这樊老太可是有名的难缠,说到这儿我还得谢谢张哥没安排我去接待呢。”刘华浩微笑着对张国强道,但他突然脸色一变,接着道:“不对!樊老太……樊胜利,张哥,莫非这樊老太和樊胜利书记……”

张国强点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低声道:“没错!那樊老太其实是樊胜利书记的堂姐,只不过因为她性格的原因,所以在仕途上并没有什么建树,很多人并不知道她和樊书记还有这么一层关系!”

刘浩一听,顿时懊悔不已。

原本这次的接待任务是应该自己去的,可他知道调研组的人里有难缠的樊老太,所以才暗中找了张国强,让他把这烫手山芋塞给了许国华。

假如这活儿没有安排给许国华,那么救了樊老太一命的人就是自己了,那这次不但提副科的事儿没跑,自己的职位也肯定会更进一步。

可惜这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事已至此,后悔也没有办法了。

然而这想法只是刘浩的一厢情愿而已,别说是他和张国强,就连林虎等局领导都不一定能搞清楚这里面的关窍。

其实,这次许国华之所以能够被提副科,樊老太的确跟自己的堂弟樊胜利打过招呼,而且樊胜利对他这位堂姐平时就很尊重,因为他小时候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整个童年时期可以说就是这位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堂姐带大的。

但官场的事情,归根到底都是利益交换,并不是仅仅凭着亲戚好友的几句夸奖,一番推荐就能决定一个人的仕途命运的。

更何况这次许国华一家涉及到了许树人的释放和重返岗位,以及许国华的提副科和岗位调动,这更不是樊老太跟樊胜利说几句话就能解决的。

这背后最大的功劳,应该说是许国华的小师妹,孙思颖。

正是因为她跟父亲孙德江的一番话,让这位省政法委副书记知道了龙康县的这起冤案,也了解到女儿还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大学师兄,所以他才会跟自己的老部下樊胜利打招呼。

有道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这是省里的高官亲自过问,自然是一路绿灯。

当然,如果没有樊老太把许国华出色的能力和人品给樊胜利做了背书,再由樊胜利对孙德江进行转述的话,孙德江也不会这么就决定插手此事。

就在张国强和刘浩正在各怀鬼胎聊天的时候,许国华拨通了孙思颖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