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剌瑗投降,宋军收复了五个县,二十二个镇,官吏一百九十三名,骑兵一千五百名,步兵一万四千名,民户三万五千三百户,人口十二万五千五百五十三口。
孟珙进入城中,移剌瑗趴在台阶下请求一死,孟珙替他换了衣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
武仙最初屯驻在顺阳,因为宋军的围攻,又退守马蹬。
金朝顺阳县令李英率全县归降宋朝,金朝申州安抚张林也率州归降,孟珙建议,对于那些归附的百姓,应该分配给他们家乡的土地,让他们耕种。
让他们选出自己的领导,年轻力壮的登记在军籍上。
这样他们就可以靠自己耕种土地,守卫家乡。
给有才能的人分配土地,让他们担任一些职务,可以各自招募下属,分散他们的势力。制置司很认可他的建议。
后来,武仙的爱将刘仪率领两百壮士归降,孟珙向他询问武仙的情况。
刘仪建议先攻破离金寨,再破王子山寨,随后进攻马蹬、沙窝、岵山三个寨,最后进攻最大山寨石穴山。
第二天,孟珙派兵直扑离金寨,部下卢秀举着黑旗带领士兵们入寨,没有人怀疑他们是宋军。
卢秀派人分头守住各个通道,大喊放火,突袭杀敌,全歼敌人。
随后,宋军直捣王子山寨,趁守卫山寨的金军还在熟睡,砍下金军将领的首级,装进袋子里。
天亮了才发现是金国小元帅。随后,宋军兵分四路,从不同的方向进攻马蹬寨,大火冲天,金军尸体堆积如山,逃走的金军被负责伏击拦截的宋军所擒获,一万二千三百人投降。
宋军返回时,在沙窝西面和金军相遇,又取得大捷。
当天宋军三战三胜。孟珙询问刘仪,已经攻破了许多山寨,剩余的板桥、石穴寨必被震动,能否替自己招降这些山寨中的金军。
刘仪说,宋军晋德和山寨里的花腿王显、金镇抚安威都是老朋友。
让晋德去招降,他们一定能来。
于是孟珙就派晋德前去招降,刘仪又请求选三百名妇女带着招降敌军的告示,假装逃回山寨。
孟珙照办了。安威见到晋德,非常高兴地叙说友情,介绍晋德去见王显,王显当天就请求归降。
王显的军队大约有五千人,都穿着盔甲,孟珙下令让他们排成方阵。
像平时安抚士兵一样,孟珙走入方阵中,环视很久才离开。
随后,孟珙用牛肉、酒犒赏他们,大家酒足饭饱,沉浸在歌舞之中。
“孟珙估计武仙会上岵山顶峰察看形势,于是命令部下樊文彬天一亮就夺取岵山。”
“宋军驻扎在山下,前面设下埋伏,后面挡住退路。”
“不久后,武仙的部队果然登山,登到一半时,樊文彬挥旗,伏兵四起,武仙的军队惊慌失措,尸体纵横倒在山谷中,鲜血染红了山谷。”
“金朝大将兀沙惹被杀,金军七百三十人被捉,丢弃的盔甲堆积如山。”
“傍晚,孟珙进军到小水河,刘仪告诉他,武仙不想投降,打算去商州依险死守,但是,金军中的老人和孩子不愿意往北去。”
“孟珙认为,进兵不能迟缓。”
“夜晚,孟珙给樊文彬等人讲授作战方略,计划明天攻打石穴等山寨。”
“第二天一早,宋军吃过早饭后就出发。”
“到达石穴寨时,阴雨绵绵。”
“孟珙催马直奔石穴,下令分路进攻,由樊文彬往来传达命令,处理事务。”
“奋战了几个小时,金军占据的山寨全被攻破,武仙换了衣服逃跑了。”
“双方又在银葫芦山交战,金军再次失败,武仙和五、六个骑兵趁乱逃走。”
“宋军在后面追赶他们,武仙等人隐藏了起来,没被发现。””
“宋军擒获了武仙的部众七万多人,缴获盔甲、兵器无数。”
“宋军回到襄阳后,孟珙升职为修武郎,鄂州、江陵府副都统制。”
“蒙古与宋相约共同攻打蔡州,孟珙率领了二万人前去应战。”
“金军的二万骑兵由真阳横山向南来,孟珙击鼓行军,与金军交战,金军战败退走。”
“孟珙追到高黄陂,斩杀金兵一千二百人。”
“蒙古将领那颜倴盏派部下兔花忒、没荷过出、阿悉三人来迎接孟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