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当场停止了心跳,吓的浑身发抖,一个个都傻眼了。
这些书信,刚开始送出去的时候,这些写信的人,一一都兴高采烈的,恨不能赶紧盼着袁绍能够看到。
好像谁写的信能早一点被袁绍看到,就多了一层护身符,多了一个升官发财的机会一样。
但是当袁绍被杀的噩耗传来,这些人则默默祈祷,生怕他们写的信会被发现。
这些书信不管是落在曹操的手里,还是落在皇帝的手里,都是很致命的事情。
刘协的目光不停的在大殿里扫过,他的目光看向谁,谁就急忙把头低下,绝不敢和皇帝对视。
刘协眯着眼睛,似笑非笑的说道:“诸位,此事当如何处置呢?”
写信的大臣全都吓坏了,生怕刘协会念出他们的名字,这可是通敌的大罪啊。
如果袁绍赢了,这就是识时务,有先见之明,说不定他们会受到袁绍的重用。
但现在袁绍死了,那这就是通敌杀头的大罪,就算诛九族,一点都不冤!
孔融觉得这是个机会,急忙正义凛然的说道:“陛下,国法无情,这些人吃着汉室的俸禄,却背叛朝廷,私通袁绍,理当严惩。”
董承很是得意的扫了一眼董昭那些人,也想落井下石,狠狠的在这些人身上踩上一脚,“陛下,背叛朝廷,死有余辜,现在社稷面临倾覆之危,奸佞当道,陛下应当严惩这些叛贼,重整朝堂,也好震慑一下那些轻视陛下的人。”
董承比孔融要激动的多,他又是武人,嗓门也大,被他这几嗓子震的,好多人吓的鸵鸟一样,脑袋埋的更低了。
刘协看向荀彧,用商量的口吻问道:“荀令君,此事你怎么看?”
荀彧的嘴角下意识的抽搐了两下,这件事他也始料未及,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私通袁绍。
但是这些人要说背叛的话,那也是背叛曹操。
现在随着刘协掌控了许都,这些背叛曹操的书信,此时此刻,顺理成章的就变成了背叛朝廷的证据。
曹操抓的降兵,被皇帝名正言顺的充了公。
背叛曹操的书信,也变成了皇帝拿捏这些大臣的有利证据。
荀彧长叹一声,无奈的说道:“陛下,兹事体大,还是由您来拿主意吧。”
替这些背主之人说情,荀彧实在难以启齿。
荀彧从骨子里,就是一个很正派的人,除了他没有坚决的拥护皇帝之外,对这种吃里扒外私通外敌的行径,荀彧心里是非常鄙视的。
再说了,现在书信掌握在皇帝的手里,荀彧如果替这些人求情,他们最终感激的也只是皇帝,因为,刘协掌握着他们的生死。
刘协看着众位朝臣,非常严厉的说道:“背叛朝廷,按罪当斩!”
就这一句话,不少人的心顿时悬在了嗓子眼上。
董承和孔融两人对视几眼,脸上全都露出了胜利者才有的笑容。
“这位是?”刘协一转身看向华歆,问道。
荀彧赶忙回道:“陛下,这位是华歆,现官拜议郎。”
因为华歆是刘协出征官渡后,才招募来到许都的,所以,刘协并不认识。
荀彧说完,额头隐隐有些冒汗。
因为尚书台以前掌管一切,许多招募来的人才,甚至不需要请示皇帝就能自行任免。
对于一些特别有才能,特别有名望的,荀彧再推荐给曹操来提拔。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皇帝已经重新执政了。
华歆出现在这里,就显得有些不合规矩,因为华歆是新来的,他的任职,皇帝一点都不知情。
但这种细节,刘协也懒得计较,他打量着华歆,念叨着华歆的名字,然后在书信里面翻找了几下,拿出了一封。
刘协对华歆问道:“华爱卿,朕来问你,如果你也给袁绍写了书信,你觉得朕应当如何处置?”
华歆急忙摇头,“陛下,臣没有给袁绍写过信。”
刘协晃了晃手里的竹简,笑道:“朕只是假设伱给袁绍写了信,你希望朕怎么处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