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群臣下跪劝谏

诸葛亮眉头微蹙,道:“陛下,曹操之功绩,臣并非视而不见。但那血海深仇,又岂能轻易忘却?”

刘协语重心长地说道:“朕明白您心中的忿恨。但如今,社稷正值复兴之际,世家多数要联合起来反对朕整顿了,曹操虽有过错,但却在努力帮朕做事,朕今日和你开诚布公,是因为,朕很信任你们。”

诸葛亮陷入沉思,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阴影。良久,他长叹一声道:“陛下,您的苦心,臣明白。只是这心中的结,实难一时解开。”

刘协起身,轻轻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道:“朕完全能够理解。”

诸葛亮忽然问道:“臣斗胆请问,之前曹操飞扬跋扈,欺凌陛下,那些过往的仇怨,陛下您真的都放下了吗?”

刘协点了点头,“都放下了!朕不骗你!”

诸葛亮看着皇帝,心中颇感震撼。

刘协道:“你可能会觉得,他之前把朕当做傀儡,把朕架空,怎么可能完全就原谅他了呢。”

诸葛亮点了点头,“是啊,您毕竟是天子啊!”

刘协挥手往四周指了指,“因为从一开始,朕就知道,没有曹操,这天下就不可能这么快的平定,和社稷大义相比,朕受的那点委屈,真的不算什么,再说,曹操后来也主动让步了,让朕避免了和他的内耗,于国于民,曹操的让步,朕都非常感激。当然,他当年屠城确实不对,功是功,过是过,朕不是美化他,也不是要替他歌功颂德,只希望,孔明,你能顾全大局,哪怕你受些委屈,朕也希望你能和他摒弃前嫌,不要记恨他!”

诸葛亮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刘协,道:“陛下,臣深受陛下之恩,亦知社稷大义,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臣答应陛下。”

两人又交谈许久,从天下局势到民生疾苦,直至东方渐白。

越来越接近洛阳,刘协对自己倒没什么,但是对曹操,他却非常的担心。

一旦回到洛阳,世家必然会争抢着来见自己,曹操整顿世家的血腥屠杀,必然会被世家极力的抨击。

刘协思来想去,再次提笔,又给曹操写了一封信,提醒他,我要回洛阳了,让他有个准备。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赶在年底前,刘协一行人回到了洛阳。

荀彧率领百官前来迎接,这一见面,刘协就发现很多人的脸色不太好。

曹操在各地全面整顿,手段如此严厉,很多人都被波及到了,甚至有的还被问了罪,杀了头。

刘协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强颜欢笑,他一一和众人打过招呼,队伍便进了城。

还没等刘协迈步踏进皇宫,就有人忍不住开口了,“陛下,臣有事上奏。”

刘协扭头一看,心里不免有些失望,竟是博陵崔钧崔州平,他已经调回了洛阳,担任了议郎,他是诸葛亮的好友。

诸葛亮看了他一眼,也有些惊讶。

刘协停住了脚步,“崔爱卿,有事不妨明日早朝再行上奏。”

刘协不用猜也知道,一定是和曹操有关,他不是要躲避,而是想在早朝上让他们再说。

哪知,崔钧却噗通一声,直挺挺的跪在了地上。

“陛下,此事重大,臣斗胆冒死进言,丞相在各地整顿官吏,臣并不反对,可是他却妄动屠刀,在各地频频杀人,致使社稷动摇,人心恐慌,如此残暴施政,陛下怎能容忍呢?”

崔钧这么一带头,又有人站了出来,“臣也附议。”

一个接着一个,他们好像是商量好的一样,才一会的功夫,地上便跪倒了一大片。

刘协的心情,彻底变的糟糕透了,没想到,还没回到宫里,他们就给自己来这么一手。

这么什么?是在逼宫,是在将自己的军。

刘协大袖一挥,径直走了,赵云和诸葛亮看了这些人一眼,摇了摇头,只好快步跟上。

典满等人依次跟上,皇帝竟然走了,把大家都给晾在了外面,这一下,群臣都有些始料不及。

众人彼此对视,用眼神交流着,都有些茫然。

怎么办?皇帝已经走了,咱们是起来呢?还是继续跪着呢?

荀彧无奈的叹了口气,劝道:“诸位,陛下已经说了,明日早朝再行商议,都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