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深深相信,自己的这次变革,定然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铭记在史书之中。
次日早朝。
两百多名官员分列左右,一起举着笏板高呼万岁。
等各部官员禀报完毕之后,李瑛将自己酝酿的改革抛了出来。
“诸位爱卿,我大唐自建立以来便采取州县制度,从前的各郡全部改为州,导致各地缺少辨识度,远远没有秦汉时期的郡县制简洁明了。”
“陛下圣明!”
李瑛话音未落,李白就举着笏板跳出来强烈支持。
“从前的兰陵、常山、丹阳、邯郸都充满了地方特色,而如今的沂州、镇州、博州、贝州等地名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陛下若能改州为郡,必然是利国利民的良策。”
现在的大唐很多时候都是州名与郡名共用,只不过州名用于正式场合,郡名多用于民间谈论,因此满朝文武对改州为郡并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纷纷表示赞成。
李瑛轻抚胡须道:“既然众爱卿都支持变革,那这段时间就由翰林院制定改名计划,只保留徐州、荆州、扬州这些历史悠久的州名,其他各州全部采用在民间普及更广的郡名。”
身为翰林院主官的李白欣然领命,举着笏板道:“翰林院谨遵圣谕。”
李瑛继续说道:“既然改州为郡,那么刺史这个官职不能再用了,往后统统改为太守。”
满朝文武自然不敢反对,纷纷高举笏板道:“圣人言之有理!”
李瑛接着道:“我们大唐有三百多个州,这些刺史从前要么是正四品,要么是从三品,改为太守后全部降低一级,上郡为正四品,下郡为从四品。”
打压地方官员的品级,等于变相提高了满朝文武的地位,自然是这些京官们喜闻乐见的事情,听了李瑛的话,整个含元殿内的大臣几乎异口同声的称颂。
“陛下圣明!”
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并把太守降低级别,这些都是开胃菜,李瑛接下来宣布的才是改革的重点。
“汉朝时期,朝廷采用郡县制,天下设十三州,州下辖郡,郡下辖县,初设刺史,后改州牧。
及至东汉末年,诸侯并起,群雄割据,这些州牧俱都拥兵自重,终于导致了东汉的灭亡。”
李瑛在龙椅上正襟端坐,用犀利的眼神扫了一遭脚下的文武百官,用洪亮威严的声音说道。
满朝文武都不知道皇帝什么意思,甚至就连四位宰相都没有听到风声,当下俱都竖起耳朵仔细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