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河北人又造反了

盛唐华章 青铜剑客 1324 字 1个月前

邢州于今年正月份被率三万人马北上的李钦收复,而檀州则于去年秋天被王忠嗣收复。

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这两个州的士族就聚众造反,杀了唐朝任命的刺史,起兵响应安禄山,实在出乎在场大臣的预料。

“这安禄山究竟有何魅力,竟然让河北的士族如此支持他?”萧嵩愤怒的自言自语。

李瑛想了想,心里有了答案,但嘴上却没有说出来。

安禄山造反为何获得了河北人的积极响应?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唐朝廷被关中、陇右的门阀把持,而河北除了范阳卢氏、博陵崔氏在朝廷还有些人脉之外,其他的河北士族根本没有升迁通道。

河北道人口高达一千一百万,占据了大唐人口的六分之一。

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能在朝廷中出阁入相的却是少之又少。

放眼大唐将近三百年的历史,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河北籍人物可谓凤毛麟角,甚至就连带领河北人造反的安禄山与史思明都是辽宁人。

长此以往,河北士族对大唐朝廷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这才被张守珪、安禄山轻易煽动,跟随造反。

但是这种原因李瑛又没法跟在座的诸位大臣明说,否则往后重用河北人压制关陇门阀,只怕又会引起新的不满。

看看在座的九位当朝重臣,李祎、李适之、韦坚、李泌都出自关陇门阀,东方睿虽然不是出自顶级士族,但籍贯也是关内道灵州。

裴宽出自河东裴氏,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关陇门阀的成员之一。

萧嵩出自兰陵萧氏、颜杲卿出自琅琊颜氏,再加上籍贯岭南的张九龄,仅有三人属于非关陇士族。

而人口基数庞大的河北士族,无一人参加今天的这场重要会议。

事实上,在李瑛的手底下,四品以上的河北籍人士都是凤毛麟角。

也就是渤海高适和博陵崔颢两个诗人获得了重用,分别担任蒙古都护以及安南都护,算是李瑛重用河北人的一个信号。

当然,出现这种现象不是李瑛的错。

他控制长安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还来不及提拔河北籍官员,总不能随便找个河北官吏就提拔成当朝大员,那样的话,不满朝廷的恐怕不仅仅只有河北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李瑛只能不动声色,悄无声息的慢慢提拔河北籍的官员,这样才会逐渐平息河北士族的不满情绪,给安史叛军来个釜底抽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