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委任这个公孙玄为河北布政使。”
李瑛对这个公孙玄的身世非常满意,虽然他是河北士族,但又不是范阳卢氏、博陵崔氏这两大门阀。
这无疑会让其他河北士族看到希望,消除他们对大唐朝廷的不满情绪。
如此一来,李瑛的手底下已经有四名河北籍高官,分别是正三品的蒙古都护高适,河北渤海郡人士。
正三品的安南都护崔颢,正四品的兵部侍郎崔宁,两人都是出自博陵崔氏,而且还是堂兄弟,这无疑会提升博陵崔氏在河北士族的地位。
最后就是刚刚被提名担任河北布政使的公孙玄,河间郡景阳县人士,属于幽州公孙氏的分支。
有句话叫做“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想要彻底打消河北士族的不满情绪,需要一步步的循序渐进,李瑛决定对河北人的提拔到此为止,过一段时间再择机起用河北官员。
否则,短时间内大量提拔河北人,怕是又轮到江南、河南士人不满了,明显的厚此薄彼,实乃上位者大忌。
“这样一来,就剩浙江境内还有战争了,诸位爱卿再举荐一个文武双全的人选?”
李瑛轻声问道。
李适举荐了京兆籍官员第五琦,韦坚举荐了河南洛阳人房琯,张九龄则举荐浙江杭州人许万年。
李瑛只考虑了三秒钟,便果断的选择了目前在长沙郡担任太守的许万年出任浙江布政使。
在李瑛的脑海中,对这个第五琦与房琯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
这两人似乎都在李肃手下当上了宰相,其中第五琦算是一个理财专家,曾经掌管大唐的盐、铁,以及铸钱,功过参半。
最后因为他担任宰相的时候铸大钱,导致物价通胀,民间怨声载道,惹怒了李亨,被贬出长安发配到重庆一个州去担任长史。
房琯出自河南洛阳,与开国功臣房玄龄一个家族,但不是房玄龄的直系后裔。
房琯属于典型的马谡式人物,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在李亨刚刚登基后获得重用,被任命为两京兵马节度使,在郭子仪、李光弼之外自统一军,共同讨伐安史叛军。
彼时已经将近六旬的房琯踌躇满志,率领七万人马从灵州进入关中,准备夺取长安。
只是房琯这个书生的运气不好,遇上了安禄山手下的头号悍将安守忠,还未开战,结局便已经注定。
房琯根据兵书记载弄了两千头牛,打算效仿战国时期的田单大摆火牛阵。
却被安守忠将计就计,命令部卒击鼓鸣金,鼓噪呐喊,吓得尾巴上捆了柴草的两千头火牛掉头就跑,将跟在后面的唐军冲的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之下死伤无数。
安守忠率领叛军随后掩杀,阵斩四万唐军,让李亨遭遇了称帝之后的第一场大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涛斜之战”。
目前,年已四旬的房琯担任卫尉少卿,第五琦则在户部下属的度支司担任五品的郎中。
对于这么两个人物,李瑛自然不敢委以需要涉及军事的布政使之职,因此选择了相对陌生的长沙太守许万年。
第一,这许万年现在的职务是地方一把手,对于军事应该有一定的水平,再者这人是浙江杭州人,也可以用他稳定江南人心。
就这样,浙江布政使的人选也确定了下来,剩下的就是暂时没有被战火波及的省份。
根据大臣们的举荐,李瑛又对其他省份的布政使一一做了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