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缙话音刚落,兵部尚书李泌立刻站出来反对。
“万万不可,纸币可以在民间推行,也可以在商贾中推行,就算在官员中当做俸禄发放也可以尝试,唯独不能在军中做实验。
给士兵们发纸币做军饷,还不如暂时拖欠,万一引起军心不满,那可就会导致局势急转直下,陛下万万不可冒险!”
“嗯……长源所言极是,朕也没有打算在军中推广纸币。”
李瑛对李泌的话深表赞成,“军饷决不能使用纸币发放,就算要发,也要等纸币制度在民间成熟,逐渐获得百姓认可之后才能使用。”
随后,刘君雅又举荐少府少监刘晏负责发行纸币的事宜,夸赞他精通理财,是个财政专家,由他负责此事定然能够事半功倍。
对于刘晏的事迹,李瑛也有所耳闻。
此人确实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财政奇才,在肃宗时期负责全国的铸铁、制盐、铸币等职务,很好的完成了经济改革,稳定了大唐安史之乱后的经济局面,最后官至宰相。
李瑛从谏如流,当场宣布提拔刘晏兼任户部侍郎,一个人身兼户部与少府监的两个副职,并全权负责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纸币事宜。
“臣等定当谨遵圣人口谕,竭尽所能为大唐完成财政改革。”
尽管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但年方三旬的刘晏还是欣然接受了任命,接下了发行纸币的重担。
户部尚书裴宽建议道:“这些年来新罗政通人和,南诏逐渐崛起,陛下可派遣使者前往这两地借钱,待我大唐平定叛乱,经济好转之时再予以偿还。”
“嗯……也行!”
李瑛对此颔首赞成,“新罗自建国以来,多受大唐庇佑,现在是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了。
着你们户部派遣一个侍郎跨海前往新罗,寻找新罗王借他五百万贯作为军饷。
告诉新罗王,借的钱朕会一文不少的偿还,并每年支付百分之五的利息,绝不会白白使用。”
“这个办法好!”
“这样一来,新罗王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在场众人纷纷赞成,支持李瑛的这个决定。
随后,户部的几个人商量了一下,推举户部侍郎王缙出使新罗借钱,由兵部派遣一支千余人的队伍沿途护卫。
而南诏王那边,则由另外一位少府少监出使,争取能从南诏国王皮逻阁的手里借到价值三百万贯的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