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已经于前段时间答应了李俨的请求,为他组建了东宫小朝廷,让李俨每日在东宫主持会议。
派去的官员基本上以诗人组成,有孟浩然、祖咏、李颀等文官,另外加上宇文斌、马千乘等武将。
只是孟浩然等人固然擅长吟诗作赋,但对于治国之道实在是一知半解,再加上资历不够,东宫这个小朝廷更像是作协的研讨会。
没办法,李瑛现在面临着御驾亲征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对储君的培养,因此这才钦点严挺之前往东宫担任首席大臣。
严挺之今年六十岁出头,关中华州人,历任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太府卿等职位,在李隆基时期官拜从三品的中书侍郎,为中书省的副官。
论资历,绝不是孟浩然、祖咏这些诗人能够相提并论!
而且严挺之属于硬骨头,在武氏母子成功篡权,满朝文武百分之九十的屈服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承认李琦帝位的合法性,被武氏关押进大牢长达一年半,一直不屈不挠。
派遣他这种人去东宫辅佐太子,甚至说是教导太子、监督太子,绝对比孟浩然这些老实人好太多。
“臣遵旨!”
严挺之的光禄寺主要负责祭祀、宴会、接待外国使臣,平常也没有什么事,自然是欣然领命。
“散朝!”
李瑛心情沉重的起身离开,只留下一声沉重的叹息:“唉!”
今天的早朝就此结束,面色凝重的文武百官小心翼翼的散去,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怒了皇帝。
张九龄告假一天,返回家中,派遣长子张拯代替自己去一趟江南衢州,设法向叛军讨回张九皋的遗体,并抚棺返回岭南老家,让这个幼弟落叶归根。
张九龄今年已经六十七岁,为张氏兄弟之首,这丧事自然要着落在他的身上。
那些有心攀龙附凤,打算把女儿送到储君身边为嫔的人则开始托人去找礼部尚书东方睿报名,先做个登记,再等着圣人遴选,为太子挑选妾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