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以祭奠之名

青锋传 刀锋冷 4239 字 18天前

战端已开,紫荆关已经打的如火如荼了……

七月二十五日下午,烈日之下,关前的张纶指挥着军队,有条不紊的调度着,双眼紧紧盯着前方攻城的战阵,脸色平静无比。

“禁军撤下来!阜平军,上!”

张纶指挥起来,前方艰难攻城的禁军连忙从一旁撤下,后方的阜平军顶着盾牌,扛起沙包,推着鹅车就冲了上去!

城上城下,矢石如雨,在试探了一次之后,张纶果断采取轮攻的打法,居然攻到了护城河边!

一面面比人还高的大盾被五六个士兵扛起,随后用木架一撑,便在城下顶成了一个个小型临时庇护所,三两个大盾排成一排,便可躲避十余人。

这样的临时庇护所,城下比比皆是!攻城的士兵一旦见到城头弩箭密集,就躲在了大盾后边,而受伤的士兵也很快被抬到盾后,进行临时包扎。这样一来,士兵们有了依托,进有据,而退可保,大大加强了军士们的信心。

城头上的沈青看的直蹙眉,那样的大盾她还是头一次见,很多弩箭射在了那些盾上,将盾射成了刺猬,但是那些弩箭都浪费掉了……

“床弩,能不能射穿那些盾!”沈青朝旁边的军官喊道。

军官立马下令床弩齐射,随着八角床弩的巨弦拉动,如标枪一般的巨箭射向了那些大盾!

“笃!”

一根巨箭射中了一面大盾,虽然穿了一个洞,可也插在了上边,并没有让盾后边的人受伤!

沈青吃了一惊。

“沈帅,只能用火炮对付了!”一旁的军官道。

沈青摇头,如果将火力都用来对付这些大盾,那么那些上前用沙包填河的,用弩箭往城头射的,推着鹅车的士兵就会大大减轻压力,这样一来,得不偿失……

“来人,将火药包绑在巨箭上,点燃之后射出去!”沈青想到了这个办法。

“是!”

很快,士兵们将火药包包扎到巨箭的箭头之后,点燃引线后,用床弩将巨箭迅速射出!

“嗖!”

一根带着火药包的巨箭一下扎在了一面大盾之上,与之前一样射了个大洞,并未将大盾射裂,但是,那巨箭携带的火药包却起了作用!

“砰!”

火药包一下爆炸开来,那面巨盾瞬间四分五裂……

“呃啊……”

大盾被破,躲在大盾后方的士兵惊恐起来,前方的已经被火药包炸伤好几个,后边倒地的士兵一抬头,便发现落石与箭矢从天而降!

“呃啊……”

随着城头上的八角床弩发力,城下的大盾很快一面面被破,躲在盾后的士兵惊恐逃窜,攻城的阜平军很快被城头密集的箭矢与投石机的落石打的溃退而去……

张纶眼看自己的大盾计策被破,顿时捏了捏拳头,城上那个,也不是泛泛之辈。

沈青与张纶,在这场攻防战中,不断的斗智斗勇,双方都绞尽脑汁,谁也不敢低估对手……

很快,夜幕到来,朝廷的军队丢下一地尸体退去了。打了一天的紫荆关,也变得千疮百孔,守军也死了不少人……

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而这一天,也是辛元甫抵达府州的日子。

辛元甫走的并不快,因为他忧心忡忡,他心里非常害怕。但这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他迷路了,还迷了两回……

第一次,他走到窟野河边时,他以为是黄河,然后就沿着窟野河一路北上,然后钻进了陕北沟壑纵横的山沟沟里,找不到路了……最后还是当地善良的村民告诉他,黄河还在东边,他这才找路往东边走……

第二次,他学乖了,找到黄河后,沿着河边一路北上!因为府州是在黄河边上,他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山西与陕西中间的黄河道,险峻狭窄,水流湍急,并没有多少地方可以渡河……然后他就骑着马,走到了一处陡崖边,又找不到路了……

好不容易回头,又去找人打听去府州的路,费了许多功夫,终于是问清楚了路线。

要去府州,得首先从辛关过河,到了兴县之后循大道北上,就可以抵达了。

于是乎,七月二十二从榆林出发的辛元甫,累死累活,七拐八拐,七月二十五晚上才到府州外围……

他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悄悄跟在他后边的康朝阳阙……

“这辛元甫怕是个假的山西人吧?”阳阙忍不住对康朝说了出来。

康朝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种蠢货,真是我平生仅见啊……”

两人累的不轻,埋怨了一阵后,再度盯着在山岗上露营的辛元甫,可辛元甫居然在篝火边睡着了,又打起了鼾,睡的跟死猪一样……

两兄弟无奈,只得也休息了下来。

七月二十六日很快就到来了。

辛元甫休息了一晚上后,起了个大早,便朝府州城而去。

但是他到了城门口的时候,忽然一拍脑袋,停了下来。不对啊,他不是进城的,而是要去百花谷的,可百花谷在哪呢?

他又迷茫了。

远处盯着辛元甫的康朝阳阙,又叹起了气来……

你辛元甫这么蠢,是怎么做奸细的?这谢天当真是眼瞎啊!

辛元甫思来想去后,最终走到了城门口,走到了守城的一个军士面前。

“兄弟,我跟你打听个地方。”

“什么地方?”那军士狐疑的看着他。

“百花谷。”

“百花谷?”军士顿时一挑眉头,当他说出这三个字时,周围的军士都围了上来。

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拨开军士,走到辛元甫面前:“你是谁?你要去百花谷做什么?”

辛元甫眼看这些军士这么紧张,顿时就报出了家门来:“在下辛元甫,乃是山西大侠辛吉之子,从榆林回来,路过此处,想去祭奠一下王帅……”

“你是辛元甫?你要祭奠王帅?”军官皱起了眉头。

“正是!在下敬仰王帅久矣,早就想去他墓前祭奠一番了……”辛元甫低头道。

“呵,现在既不是清明,也不是王帅的祭日,你祭奠个啥啊?”军官冷冰冰的来了一句。

“额……真不能通融一下吗?”辛元甫弱弱来了一句。

“也罢,你既是辛大侠的儿子,我们还是卖你个面子吧。”那军官没有为难辛元甫,告诉了他百花谷的所在,但是却派了一个军士快马前去禀报王夫人了。

辛元甫问出百花谷的所在之后,连连道谢,然后骑着马就朝百花谷的方向走了。

他还是决定按照郑桐所说的,先去百花谷打探一番情况!

话不絮烦,辛元甫骑着马,不到半个时辰,便到了百花谷外。而当他进谷时,早就有守卫在此处的人上前来迎他了。

“辛元甫,听说你要祭奠王帅?”问话的是一个鹅蛋脸的少女,年纪约莫十七八岁,她身后跟着两个身形高大的青衣人。

“正是!在下路过此处,想去王帅墓前祭拜一番,不知可否?”辛元甫下马对这个小姑娘拱手道。

“嗯,那你进来吧!”小姑娘背着手说了一声,然后就在前边带路了。

辛元甫牵着马,跟在小姑娘后边,刚要迈步,可一个青衣人却上前一伸手:“麻烦把你的刀交给我!”

另一个青衣人也一伸手:“马就不必进去了。”

辛元甫一愣,还带这样的吗?

“两位,难道不放心辛某不成?”辛元甫有些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