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119章

带到天雷劈下,痛苦的哀嚎之后,天地间刹然风淡云轻,原先密布的乌云,就如同它们来时那样,离去的也十分迅疾。

诸萦早在刚刚雷罚降下的一瞬,就恢复了真实样貌,她身上的衣裳,也在一瞬间换作了她在卫国参加祭祀之礼时的衣裳。

如流水般潋滟的蓝色衣裳,浅蓝的额黄,衬得诸萦如真正高高在上的神明一般,睥睨众生,予以众生关怀,却又淡漠无情。

等到雷罚消散之时,诸萦的真身便也毫无遮挡的显露在众人面前。

其实,比起飘立在晴朗天空之下的诸萦,她方才面色漠然的伫立在昏暗可怖的雷电之下时,更有神明的威压与恐怖。

因为真正的神明并不仅仅是心怀慈悲,欲要使众生安居乐业,他们更握着天下人的生杀大权。当凡人遇上神明,在神明眼中,他们未必比蝼蚁好些。

这才是天下间,无论君王贵族,还是小吏庶民都对鬼神如崇敬惧怕的缘故。

而诸萦,其实也拥有这样的能力。

雷罚并非诸萦的技能,而是她在游戏背包中寻到的道具。它原本只是个蓝色的光球,但在被诸萦取出来时,便自觉的融入诸萦的体内。

如同它的名字一般,拥有它的人,就有了天罚的能力。

因为是天罚,诸萦后来发现,她甚至沾染了天地的威势,有了真言之力,虽然诸萦不能做到言出法随,但诸萦偶尔会下意识的脱口而出一些话,最后会变成自然法则,影响天地万物。

但这些大抵是无形的,可天罚却实实在在,做不得伪。

天罚便是能引来雷电,对有罪之人,依照他们所犯的罪孽惩戒。

方才虽有数不清的雷电降下,但每一条雷电,都毫无差错的落在它们该惩罚的人身上。

手沾鲜血者,死。

□□掳掠者,死。

肆意玩弄者,死。

……

而那些虽有过错,但罪不至死的人,天罚也绝不会盲目将其劈死,他们只会感受到与过错相符的痛苦,却不会轻易死去。

而曾经砍人手脚者,经天雷惩戒后,他们的手脚也会就此作废。

故而,当雷电消失时,地上并不仅仅只有被雷电劈的湮灭的飞灰,还有一群哀嚎打滚,手脚双眼作废的人。

而这些,都是诸萦的惩戒。

方才还敢拉着诸萦逃跑的老妪,此刻已是痛哭流涕,她不像那群流匪一般,是因为恐惧与疼痛,老妪是喜悦与崇敬的哭泣。

当初诸萦在时,只恐惊扰了诸萦,诸侯们虽然仍有些小打小闹,但一直不曾动真格的,也使得庶民们过的较往日更安宁祥和些。

他们并不会知晓诸侯们的打算,但都听过诸萦神女的名字,自然而然的归功于诸萦。

因为有神女降世,故而带来了宁静。而在诸萦离去后不久,战争就越来越多,庶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

在这些曾知晓诸萦神女存在的庶民眼中,诸萦便是能带来安宁和乐的神女,战乱越是频繁,他们便越是渴望诸萦神女有朝一日能记起凡间的他们,再一次带来和平与安宁。

诸萦如今虽未直言自己的名字,但她的衣裳容貌,早已传唱至天下,无人不晓。即便是祭礼之上,关于诸萦的巫乐与颂歌,也绝不可少。

而原本在四处逃跑藏匿的庶民们,大多也遥遥望见了这一处的动静,毫无疑问,他们都和老妪一般,朝着诸萦的方向跪拜,口中念念有词,几乎无人不是痛哭流涕。

他们怎能不伤怀呢?

神明弃之而去,此后便是无尽的战争与哀恸,无人可以逃离。

他们无时无刻不恳求天下太平,恳求诸萦重新回到凡间,带来真正的天下太平。

诸萦看着底下虔诚叩拜的人,原先的迷茫之心,悉数消失。

她不仅仅是诸萦,更是神女,尽管一开始是为了能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好好活下去,但后来,她有了游戏背包,能力渐渐强盛,真正拥有了神女该有的能力。

而她,也享受着天下万民的供奉,她的庙宇遍布诸侯国,并不仅仅是在卫国。

枉费她曾经还有着不插手天下兴亡,只带来这个时代所没有的技术,来默默造福庶民们的念头。

若想要真正的造福天下,便只能从诸侯国的兴亡插手。否则,不论诸萦带来了什么,哪怕是产量再高的粮食,再超越时代的技术,也没有分毫作用。

她不准备再沉溺在所谓的孤独迷茫之中,而是尽心竭力,真正的让天下黔首安居乐业,此后永享太平,海晏河清。

诸萦既然做出了决定,自然也不会再逃避。

只见诸萦高悬于半空之上,取出游戏背包的小纸人,信手一撒,小纸人们朝着各个方向飞去,又或是被诸萦瞬移到仅存的几个诸侯国的都城王宫之内。

有的出现在朝堂之上,有的出现在喧闹的街市之中,因为小纸人的身体极小,它们出现在各个角落,众人皆看不见它们,却能清清楚楚的听见诸萦透过小纸人传来的声音。

声音仿若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未必有多大声,却能清清楚楚的传入每一人的耳中,不论是正在嬉戏玩乐的贵族,还是辛苦劳作的农人,他们都能清楚的听见诸萦说了什么。

“吾乃诸萦,受天帝之命,降临人间,欲造福万民。

后受人皇感召,授吾农种,此后天下再无饿殍。

吾今归来,承天地之意,使天下一统。”

她的声音回响在天地之间,久久留有余韵,令人的脑海中升不起别的念头。

而在诸萦说完后,她的身影亦被放大,呈现在天边,所有人似乎都能望见诸萦高贵凛然的法相。

但他们有不敢望着太久,因为双目会有灼痛感,众人只当是不得亵渎神明,又敬畏的低下头来。

于是,天下间的各处,无数的庶民,尽皆虔诚跪下,他们不断的对诸萦跪拜叩首,凡是庶民,无不欢欣雀跃,对诸萦的重新归来而感到庆幸,以及发自内心的敬畏。

因为诸萦神女并未抛弃他们,她不但没有抛弃他们,甚至带回了能使天下人温饱的粮种,而诸萦更是许诺会插手天下的兴亡,令天下太平。

这是何等的好事啊!

一时间,无数处的跪拜声重合,天南地北都充斥着因诸萦而响起的啜泣声。

而诸萦在说这话的时候,桓珩原本正听臣子们的上奏。

当桓珩听见熟悉的声音时,明明已年过而立,心性极为深重,但还是忍不住发愣,就如同被人定住了一般。

他甚至不知该做什么反应,对于桓珩而言,他等了诸萦已经整整十年。

他不怕等,他就怕当诸萦有朝一日想要再来凡间时,他已经化作尘土,再也见不到她。

这么多年了,桓珩终于再一次听见了诸萦的声音,她终究是归来了,重新归来凡尘。

也许诸萦的确是承天地之命,教化天下黔黎,而他的性命虽会随着时光而流逝,但天下间的更迭却不会,永远都有新的君王。

他死了,也会有季珩、王珩,数之不尽的人,心甘情愿的为诸萦行事,教化天下。

所以桓珩才会如此殚精竭虑,几乎耗费全部心神,想要在有生之年使天下尽归卫土。来日诸萦重新至凡间时,或许能因此而感叹一句,桓珩二字也能短暂的停留在诸萦的思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