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的这点小伎俩没有逃过他们的眼睛,尤其是郑永礼。
去年秋天他去拜访老师的时候就听老师说过李树。
说这个年轻人不简单,白手起家,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打拼出了一片天地,并建议郑永礼去黄源跟李树沟通沟通,说他们是一个行业的,听听李树的见解对他一定有好处的。
但当时的自己没有当回事,再加上自己被公司里的事情弄的焦头烂额,也没有心思去做这些。
经过两个月的搏杀,自己终于取得了公司百分之百的股份,将那几个拖后腿的给分出了公司,这才让他松了一口气。
但公司的现状依然让他茶饭不思,即使用了许多办法,投入了很多广告,但也没有一点用处,市场该萎缩的还是萎缩,就是西山省的大本营也被侵蚀了大半。
这样他焦急万分,所以,趁着过年期间来京城走动走动,以期待能让公司走出困境。
但效果不佳!
那些大型商贸公司对自己的产品没有一点兴趣,甚至还有人明里暗里劝自己将公司卖掉算了,要是想卖,他们能帮他联系西方那两家巨无霸的可乐公司。
但他不甘心啊!
这家公司自己可是倾注了许多心血,曾经也有过辉煌的时候,最高峰时期,可是占据了整个北方碳酸饮料市场百分之二十的份额。
也就是在最辉煌的时期,自己意志满满的上马了可乐、果汁、能量饮料、茶饮料和核桃露等项目,又增加了生产线,购买了大量土地用于扩大生产,但谁知道,这成了公司走下坡路的开始。
那两家可乐巨无霸在国内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一开始,自己跟很多人一样,准备坐山观虎斗,希望渔翁得利,但那两家巨无霸在广告、渠道、品牌上优势太大了,人家一发力,还没有竞争出来个结果,国内的碳酸饮料厂家就纷纷倒闭。
他们这才知道自己不是渔翁,而是池鱼!
还好,西山省是自己的大本营,虽然也受到了冲击,但总归能撑下来的,但谁知道,那几个股东看到形式不妙,纷纷想要出逃,闹着分家,这也造成了公司的内乱。
还好,经过博弈,虽然新建的一些厂房成了别人的,但“特别”商标和那两个大型的工厂却成了自己的。
转了一圈,厂子没有扩大,但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却跟以前比下降了很多。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