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两位司长,不好同席吧...

官场:扶摇直上 青史 1210 字 2个月前

跟罗子雍方面的洽谈比想象中顺利,前期的沟通基本上没有阻碍。

不管是为了配合陈向东的某些计划。

还是认可了陈向东所说的,在前沿技术孵育出真正的吸金石之前,需要依赖现有产业。

总之,孙守诚命人拟定的这份优惠方案称得上诚意十足。

罗子雍看到超出预料的优惠方案,当然也不会故意刁难陈向东。

在他看来,陈向东的苦头还在后面,自己没必要当这个恶人。

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约定等到了地溪实地考察完毕之后,就会签订协议。

回程路上,陈向东看着若有所思的鲍云铮,轻笑着问道:“阿铮,想什么呢?”

鲍云铮转头看向陈向东,眼中带着掩藏得不是太好的崇敬。

“不怕陈书记笑话,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么顺利的谈判。”

研发项目要拉资金,出成果后要跟企业谈合作或者直接售卖,这些都需要经历谈判。

鲍云铮没有骗陈向东,他第一次感觉到谈判过程如此顺利。

甚至都称不上谈判了,只是双方见个面、聊一会儿天,然后就谈成了。

而且罗子雍对陈向东态度之热情肉眼可见。

鲍云铮已经知道,罗子雍正是羊城两所大学背后的金主爸爸代表。

他现在对陈向东昨晚所说一定能保证竞标公平已经是深信不疑。

说句难听的,何校长的级别比陈向东高,但是他的面子可没有陈向东大。

这是鲍云铮心中的真实想法。

陈向东点头,“这次谈判确实很顺利,但是这份顺利是有很多前提条件的。

甚至它还有后置条件,只不过目前的我们还不知道罢了。”

聪慧如鲍云铮,自然听懂了前提条件和后置条件的指代意味。

看着鲍云铮若有所思的模样,陈向东心里其实是高兴的。

埋头搞学术是不行的,学术要跟市场紧密结合才行,研发一体才是出路。

至于学校里教授的知识脱离市场需求……这种事陈向东暂时还无力改变。

或许等他有朝一日混进教育部这样的部委单位时,他会想办法出力解决吧。

现在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只能通过更多推动高校和企业研发一体,曲线救国了。

陈向东不知道鲍云铮未来能不能改变一下华中省高等教育领域的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