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7章 歌会现形

听着叶桓丘跟黄仔骅在旁边用粤语交流那么久的时间,凑过来的胡戈他们几个,也想跟黄仔骅打招呼呢,于是叶桓丘借此暂停了话题的探讨。

他们刚才聊的是电影相关的事情,黄仔骅想着离自己完全退休之前,想再拍一部电影,能够反映香江本土题材的。

黄仔骅的两部电影,前者是律师,后者是殡仪师,这两类在香江都很有市场,甚至可以说是高收入行业。

区别只是上限的高低罢了,但论稳定后者比前者好,论工资涨幅前者机会又比后者大。

那么接下来要拍什么,医生还是教师等职业?

黄仔骅打算作为自己的息影之作,就不可能会小打小闹。

叶桓丘给的建议是,从大多数人对于香江的第一印象入手。

在香江还没有出现一些大的变化之前,它的符号一直是跟金融挂钩。

至于金融方面的,该怎么入手,就要靠黄仔骅对于香江本岛的观察能否细致入微了。

毕竟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旁边的胡戈他们过来打招呼,交谈间杨朝月还很好奇的询问叶桓丘:“阿叶,你什么时候学的粤语,你老家不是闽地的么,会潮地语言还好说,怎么粤语都整上了。”

“与其关心我什么时候学会的粤语,你不如多担心一下自己,我可听说从《香江行》杀青以后,接不到新剧拍是吗?”

听着叶桓丘抛来的问题,杨朝月略显尴尬的撩起鬓边的头发丝,回应道:“哪里叫接不到戏,是又给我抛了一些古偶剧,我都没脱坑呢我,又陷进去了怎么办?”

是,演技她确实不怎么样,她自己也承认。

但也不代表自己就非得继续接一些垃圾剧本吧,一直恶性循环下去吗?

“磨练个一年时间吧……“他自言自语着。

“什么?”

杨朝月询问道,叶桓丘不再做回答,让她赶紧归位,马上座谈会要开始了。

这一场香江的座谈会,大部分都是谈及《香江行》的制作相关的事情,包括剧本灵感,一些场景的选择,还有拍戏时演员们的感受之类的。

内地演员表现得比较寻常,也没多大可以说的地方,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都跟叶桓丘合作过,所以不觉得有什么特别惊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