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卿只顾着读书谋划,不知道这江湖硬骨头多。”
“百花城怎么说也曾是江湖第一大势力。”
小主,
吴名对于江湖上的事情确实不怎么关心,无所谓道:
“陛下,江湖在大,在朝廷眼中,也只不过一只蝼蚁。”
卫羡认可的点点头。
“这话我爱听。”
并未吴名狂妄,事实就是如此,江湖不过一盘散沙,对上朝廷大军根本没有丝毫反抗之力。
远的不说,就此次余卓轻松横扫魏国江湖,便足以证明。
吴名的目光一直都是天下,而非小小江湖。
他眼中,江湖武夫,多是争强好胜,逞一时之勇。
若是他们都能将一身能力报效国家,天下何至于如此之乱。
满口侠义,行的却都是舍大道求小道。
天下一统,百姓安居,才是真正的‘大侠大义’。
江湖侠客也好,身在庙堂的吴名也罢,其实都没错。
庙堂之人看江湖,觉得江湖之人狭隘,皆胸无大义之辈。
江湖之人看庙堂,觉得庙堂之人阴险,乃天下大乱之始。
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不一样。
对错没有边界,有边界是人心。
黑与白,不过人给的定义而已。
江湖中人亦有家国大义者,庙堂之中亦有侠义肝胆者。
吴名‘平江湖策’不论其背后牵扯,光论其本身的意义,对于魏国有着极大作用。
首先,此次打压压之后,魏国江湖必然对朝廷政令唯命是从,不敢忤逆,可以极大加强朝廷对整个天下的管控。
其次,听从朝廷调令的江湖武夫,等到战时,可统一协调充军,增强国之兵力。
再之,江湖中人动不动打打杀杀,极大程度在摧毁国之律法的威严。
.........
总之一句话,从国家出发,吴名此策,利远远大于弊,作为一个谋士,他需要这样做,也该这样做。
当然,在江湖人眼中,此刻吴名已经是人人得而诛之的毒士。
’